下一个十年,“浙江第一区”如何自我超越?
创始人
2025-09-23 00:20:44
0

来源:三土城市笔记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舆论称之为AI行业的“2015时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引发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此后10年,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这些互联网巨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浪潮之下,有人从日结工变成电商卖家,有人从素人变身千万粉丝的带货主播,还有人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客观来看,此时此刻并非彼时彼刻。2015年时,互联网产业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各种互联网+的产业实践也进行多时,政府的文件更像是事后的追认和助力,因此《指导意见》文本超过一万六千字,内容事无巨细。而现如今,人工智能刚刚兴起,未来的AI+具体怎么做,朝哪些方向做,政府与企业,各方都还在摸索中。因此这次的《意见》全文不到5000字,内容多是一些纲领性的表述。

不过从技术革命和产业融合对区域竞争的影响来看,今天倒是像极了十年前。

2015年的时候,“浙江第一区”还是萧山。那一年余杭GDP1235.66亿元,仅相当于萧山的三分之二强。当时估计包括余杭自己在内,谁也不会想到,仅仅三年之后,余杭就将反超萧山,成为新的“浙江第一区”。

但时过境迁,当我们以后视镜视角来重新复盘这段历史,余萧迭代又似乎并不那么突兀。因为就在2014年9月,阿里巴巴成功于纽交所上市,创下了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IPO纪录。时间再往前推一年,2013年8月,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淘宝城)一期落成,1.2万人浩浩荡荡西迁,后来西溪园区更是成为了阿里巴巴全球总部所在地。

以此为起点,互联网+产业在未科、在余杭蓬勃发展。乘着这一产业东风,余杭经济一飞冲天,到今天已经稳坐“浙江第一区”整整七年。期间虽然经历了东西分家,但余杭迅速回血,2024年末GDP就超过了分区前的大余杭。今年上半年,余杭GDP1905.79亿元,增量超过290亿,可谓一骑绝尘,进一步拉开了与省内其他区县的差距。

相比GDP,更引人关注的是,过去十年,余杭完成了从消费互联网到大数据,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再到布局未来产业的轮动式增长。上半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60.8亿元,增长9.4%;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实现营收518.7亿元,增长35%……全区产业结构正在迅速从互联网+进化到人工智能+。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事实上,在国家发布AI+行动意见前,余杭方面便已敏锐地感知到,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行业,更是一个时代,为此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布局。

早在2017年,未来科技城就规划成立了全省首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并先后入选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和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2019年,余杭又启动了“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全普及,比杭州市提前了6年。

近年来,未科依托创新政策、平台、人才及优质企业集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建成了全省领先的人工智能高地。形成了以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同花顺等上市企业、6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5家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为支撑,200余家创新创业企业为基底的良好产业生态。

今年7月的区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上,余杭区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构建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类脑智能”为特色的“1+3+X”未来产业体系,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1”,足见人工智能在余杭未来产业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与优先级。

而强脑科技、灵伴科技、迅蚁科技等一大批未来产业代表企业的强势崛起也表明,余杭在AI+方面已经跑在了前头。这其中,曾深刻影响余杭发展进程,助力其搭上互联网+风口的阿里巴巴,尤其扮演了重要角色。

和一些人刻板印象中阿里巴巴就是家电商公司不同,作为全国最早投入AI技术研发及应用探索的科技公司之一,如今的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拥有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云,以及从AI算力、AI云平台、AI模型、开源生态到AI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

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曾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也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记录。

当然相比这些,更为外界所津津乐道的是一些“阿里系”背景的AI风云人物。比如开源大模型DeepSeek-V2关键开发者之一的罗福莉,职业生涯就始于阿里达摩院;而被誉为“第七龙”的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则曾是阿里巴巴M工作室负责人。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杭州的AI产业才得以在今年初以“六小龙”的形式震撼全国。而现在,当全国上下都开始全面拥抱AI+,余杭与阿里,这对相伴走过了整整一轮的“合作伙伴”,决定再次联手,搞一把大的。

9月20日上午,余杭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暨打造“模域空间”人工智能高地大会在阿里中心·杭州未科举行。会上,由余杭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共建的AI+生态创新平台——“模域空间”正式启动。

所谓“模域空间”,指的是“聚焦垂直领域的AI大模型创新开发空间”。

它以未科阿里中心6.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核心载体,着力围绕算力、数据、模型及智能体、智能终端及应用四条细分赛道,建设以数据和算力为基础设施、以模型和智能体(Agent)开发为核心生产力、与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AI+产业生态园区,构建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场景落地、生态协同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未科阿里中心,一座不像产业园的AI高地

“模域空间”的启动,进一步打响了余杭区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品牌。在这里,企业不仅能享受到阿里巴巴的算力支持、生态资源等,还能叠加余杭“浙江经济第一区”的优质营商环境,真正实现“起步有空间、成长有服务、突破有资源”。

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入驻空间,覆盖模型、数据、算力、终端与应用全链条。其中模型与智能体的代表如翊奇科技、鸿欢网络;数据类有埃森哲、析引力控股;算力支持包括同济空间、童仁智能;终端与应用层则有激活鸟、那云科技、拾玥科技等。它们彼此衔接、互为支撑,真正实现了“上下楼即上下游,出门即合作”。

可以说,“模域空间”不只是一个产业园区,它更像是一个“有核无边”、开放融合、有机生长的创新共同体。其意义不仅在于物理空间的集聚,更在于生态能级的升维。

这种升维,对企业、对地方都至关重要。

作为浙江第一区,余杭目前在省内已经隐隐处在独孤求败的地位,亟需寻找新的努力方向,实现自我超越。而以人工智能作为那个奇点,或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爆发和区域竞赛。

根据余杭方面定下的目标:到2027年,未来科技城将打造一个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本地算力规模达到5EFLOPS,入驻上市企业2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达到30家,孵化10个业界领先的行业大模型,汇聚10PB高质量训练数据集,培育“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50个以上,集聚行业高层次人才100名,全面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这些将帮助余杭在下一个十年实现新的突破。

今后,余杭在意的也许不再是自己位居浙江第几区,而更多将对标上海浦东新区、北京海淀区、深圳南山区等国内第一梯队科创经济强区,甚至直接跨越大洋,对标硅谷。

毕竟,今年以来杭州作为“中国硅谷”的名声日渐响亮。而主体位于旧金山半岛南部圣塔克拉拉县的硅谷,从北端的帕罗奥图市(Palo Alto)到南端的圣何塞市(San Jose),空间跨度也就25英里(40公里),和余杭从最东面良渚北部新城到最西面百丈镇的距离正好相当。硅谷能实现的成就,余杭同样可以。

这才是下一个十年余杭真正在意和追求的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络安全彩云行|“苍洱云”政务... 政务数据集中化、业务系统云端化……随着政务工作数字化的发展,城市治理提质增效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
陕西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 本报讯 (记者 肖倩 见习记者 刘正龙)日前,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论坛暨陕西省具身智能机...
数通网络设备创新,打通中小企业... 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因子”,中小企业能否走向高质量成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
新闻 | AI时代大学图书馆智... “湘江论智: AI时代大学图书馆智慧创新服务研讨会” 9月18日,“湘江论智:AI时代大学图书馆...
性能超苹果A19 Pro,联发... 22日,联发科(MediaTek)发布天玑9500旗舰,作为迄今为止天玑最强移动芯片,采用第三代3纳...
珠海今日12时起实行“五停” 总台记者从广东省珠海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获悉,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计将于24日以强...
影石创新携手华为智能穿戴 推出... 记者9月22日从影石创新(下称影石Insta360)获悉,日前,华为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全球创新产品发布...
智元机器人获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记者从智元机器人获悉,近日,智元机器人通过CR-3-06:2...
原创 小... 9月22日,小米公司官微宣布:2025雷军年度演讲来了!主题是《改变》,除了分享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
中联重科重磅发布具身智能大模型... 以“AI领航,畅想湘江”为主题的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近期在长沙举行。中联重科副总裁付玲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