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郑州市北部区域供热管网跨越南水北调桥梁转体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该控制性节点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为郑州北部冬季供暖管网的贯通扫清了最大障碍。
郑州市北部区域供热管网工程,是郑州市第6个“引热入郑”项目,对郑州市安全、平稳、优质供热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程通过长输管线,将位于巩义的大唐巩义电厂、中孚电厂的热源输送到郑州主城区。该工程于去年2月26日开工,其中,跨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的管道桥梁工程,是集技术性、复杂性于一体的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有严格的工程技术精度和环保要求。
郑州热力集团引热入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要在南水北调主干渠上架设桥梁,之后,再在桥梁上敷设供热管道,从而将热源引入郑州主城区。今天进行的就是桥梁跨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的转体施工。”
这条“引热入郑”的管道桥梁,位于荥阳市王村镇,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形成“十字”交叉。
据悉,跨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的桥梁全长278米、桥面宽8.5米,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转体箱梁单侧重量达9000吨。
与常规桥梁施工模式相比,转体施工是在桥梁两侧先预制好混凝土结构,桥梁预制完成后,南北两岸同时进行转体。转体桥梁相比常规桥梁,可以大幅缩短项目工期,节省成本,同时有效保护南水北调的水源安全。
转体施工现场,施工方采用智能转体监测系统,实时获取桥体平衡状态、转动位置、转动速度等关键参数,并通过结构非正常移动预警、转体轨迹偏离预警、水平临界值预警以及“线上、线下”同步转体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保障了转体施工安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随着总干渠南侧箱梁逆时针缓缓转动至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呈90度夹角,并于此前已经完成转体施工的北侧箱梁顺利对接,标志着此次转体施工圆满完成。
郑州热力集团引热入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施工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郑州市北部区域“引热入郑”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10月15日实现全线贯通。项目正式投运后,将惠及郑州市高新区、金水区、惠济区,新增约4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有效缓解郑州市热源紧张局势,显著提升居民的供热质量。(郑州日报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