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10米深巨坑!西伯利亚苔原“神秘自爆”终于找到答案
创始人
2025-09-17 19:41:10
0

俄罗斯北部亚马尔半岛的气体爆炸大坑。资料图

自2014年以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现象,西伯利亚苔原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一个巨坑。截至目前,当地已发现至少8个这样的巨坑,最深达10米。研究人员长期以来认为,气候变化是该现象背后的主因。而近日,挪威科学家的最新研究首次揭开了这里“神秘自爆”且形成大坑的成因。他们指出,气候变暖叠加断层作用,让西伯利亚苔原的冻土层被不断撕开,未来类似爆炸或将更加频繁。

“突然自爆”

只集中在西伯利亚

首个巨坑于2014年出现在西伯利亚北部,当时一场突发的地下爆炸将泥土和岩块“像碎片般抛向四周”,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切成因。科学界一度怀疑与气候变暖有关:冻土层融化会在地下形成甲烷气囊,一旦压力释放便可能引发爆炸。但更大的谜团在于,这些爆炸几乎只集中在西伯利亚,而非整个升温更快的北极地区。

近日,奥斯陆大学地质学家赫勒旺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论文,尝试解答这一难题。他表示,当年看到纪录片报道亚马尔和盖达半岛上的“爆炸大坑”后,便决定深入研究。团队梳理了英俄文观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模型,以解释为何这些大坑几乎只出现在西伯利亚。

研究指出,这一地区不仅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断层活动还让厚厚的冻土层逐渐变薄。赫勒旺认为,这些断层在甲烷气体聚集和塌陷坑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当气体沿断层向上移动,进入冻土层下方相对密闭的空腔时,会逐渐积聚并与来自更深断层的过压气体叠加。一旦气温升高导致冻土层融化,地表形成浅湖,密封层被削弱,腔体压力过大便可能引发强烈爆炸,最终形成巨坑。

“自爆”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

当地一些湖泊或由此演变而来

目前在亚马尔和盖达半岛已累计发现8个至17个气体大坑,数量因统计口径不同而有所差异。赫勒旺表示,随着大气持续升温、地表冻土层不断减弱,这类“自爆”事件很可能会越来越多。

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地质学家丘维林评价称,这项研究较好地整合了已有成果,模型本身也具备解释力。但他也提醒,当地地质资料零散且未经验证,研究仍存在局限,尚无法解释地下空腔最初的成因。研究人员指出,这类爆炸在过去可能也曾发生过,只是由于该地区卫星观测频率较低、人口稀少而未被注意。此外,部分碎屑在爆炸后可能回落填入坑内,因此大坑最初可能比现在更深。

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员舒尔梅尔在2023年发表过相关研究。她强调,这些大坑往往很快融化或被水填满,迅速退化成湖泊,在她看来,该地区湖泊状结构的数量远多于大坑。

赫勒旺则希望未来能够持续追踪这些气体大坑的演化过程,观察它们是否会逐渐与周边湖泊相似。他同时指出,大约9000年至1万年前,当地气候条件与如今相似甚至更暖,当时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爆炸,因此一些湖泊或许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从剧烈的气体爆炸坑演变而来。他说:“该地区的许多湖泊,很可能就是由这种排放性爆炸大坑演变而成。”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记者 杨诗柔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苏重点文旅项目天目湖动物王国... 江苏省溧阳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号“中国溧阳”9月17日晚发布消息称,溧阳市委常委会近日召开会议,听取了...
内塔尼亚胡要建“超级斯巴达”,... 9月16日,在以色列对加沙城发动地面进攻前几个小时,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为未来日益严重的经济...
美国网球选手在华发表“冒犯中国...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网球选手泰勒·汤森...
更“高”更“柔”,硬核技术突破... 在云南红坡村,南方电网科研人员开展放电试验 受访者供图 在工程...
AI数字人政务赛道领跑者:人工... 来源:天之水网 日前,阿尔巴尼亚总理任命AI数字人“迪埃拉”担任公共采购部长,成为全球首个由AI担任...
腾讯云副总裁李学朝:企点营销云... 面对“增量”转向“存量”的新常态,企业正普遍陷入“增长焦虑”。9月17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
柯尔鸭身价从上万跌至几百元,宠... 被称为“鸭中贵族”的柯尔鸭曾风靡一时,如今身价暴跌至几百元。这场宠物泡沫破裂,从曾经的炒作对象回归到...
VR 航天科普:以寓教于乐的方... VR 航天科普不仅是一场刺激的冒险和震撼的视觉盛宴,更是一个高效的知识传播平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
何雷:不希望有攻台武器,如果非... 据凤凰卫视报道,在北京香山论坛上,中方专家学者代表、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9月17日接受本台专访时表...
欧盟官员终于警觉:特朗普借对华...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被曝向欧盟施压,敦促欧盟对华征收高达100%的所谓“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