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随着螺旋桨的轻鸣,一台黑色机器人如壁虎般紧贴玻璃幕墙,滚轮飞速转动间,污渍瞬间被水幕冲刷殆尽。近日,深圳南山网谷创享大厦外,国内首台滚轮式越障清洗机器人的实战工作让围观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这款由深圳市罗湖积余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与深圳大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机器人,不仅展示了“四天洗亮两万平方米”的硬核实力,更以“越障如履平地、清洁无死角”的颠覆性表现,赢得香港客户的青睐。
50厘米“一键翻越” 污渍“秒速消失”
“传统机器人很难清理死角,现在机器人自己就能‘翻山越岭’。”操作员手持遥控器轻点屏幕,机器人突然“抬起前轮”,支臂伸缩间轻松跨过50厘米宽的装饰条,引得人群举起手机拍摄。
罗湖积余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剑指着设备中间的风扇解释:“传统机器人靠真空吸附,遇到凸起就会‘卡壳’。我们用螺旋桨推力替代真空泵,配合可伸缩滚轮,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弹簧腿’,可以提供推力和姿态控制,适合90%的复杂楼面环境以及各种表面材质。”
更令人叫绝的是该款机器人的清洁效率。面对玻璃接缝处的黑色胶渍,机器人切换至“清洁剂雾化”模式,软纤维滚刷高频摩擦后,高压水幕瞬间将污渍冲得干干净净。据杨剑介绍,这款机器人采用水电双系留设计,像带着“移动充电宝”和“自动供水站”,能连续洗一整天不用停。“一天能洗4000到6000平方米,相当于把大半个足球场洗得锃亮。”
降本增效开拓市场 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记者了解到,相比传统的人工清洗玻璃外墙,该款机器人总体成本下降30%,效率也提升了30%。此外,这款机器人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受材质、高度、造型以及空域使用的限制;在环保性能上表现出色,用水量和清洗剂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安全性能同样卓越,具备0.1秒防坠锁止功能。
这款机器人一经亮相,就吸引了香港客户前来购买。据香港客户反应,香港对无人机飞行区域管理严格,这款机器人可不用申请空域,独立完成作业,在香港市场前景广阔。“在香港,清洗高层写字楼需申请无人机空域许可,费用高昂且审批周期长;而这款地面操控的机器人不仅免去繁琐流程,还能24小时作业。”
“科技不仅要提升效率,更要让城市服务更有温度。”杨剑透露,该机器人已经实现量产。“未来我们将开发AI视觉系统,让机器人自动识别污渍类型并调整清洁模式。”
(受访者供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来源:读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