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是副作用营销吗?
封面 I 小米手机微博
作者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好的产品需要友商为你代言,iPhone17办到了!
9月15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宣布,本月将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较上代提前一个月发布,“将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看到这则消息,市场是懵的,毕竟一两个月前的预热文案亮相的还是小米16,紧接着雷军转发该博文公布了谜底:小米17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图源:微博@雷军
对标iPhone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其他友商瞄准的都是系统、配件、生态、配置这些环节,一步一个脚印。
没想到小米直接掀了桌子,一步到位,不仅把新机从16系列改成 17系列,在产品序列端更是无缝对齐,推出标准版、Pro版、ProMax版全面狙击苹果,果然还得是那个男人。
但听到消息的米粉们一片哀嚎,甚至直言这是含金量最低的一次对标。
我不由得想到张爱玲的一句名言: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近日,一个不著名非专业的网红,凭一己之力把“安卓”一词变成了更宽泛的形容词,什么安卓思维、安卓人,以此表达贬低之意,与之相对应的是苹果。
这种荒诞的划分原本只是玩梗,反映了当代消费社会的身份焦虑,也折射出手机消费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身份的标志。
直到小米16的突然改名,让这段话含金量直线上升。
毕竟焦虑的不仅个人,还有咱们付诸以期望的企业,一个把手机销量卖到全球第三的企业。
对于小米的改名,网络上的评价画风出奇的统一,包括米粉在内的消费者希望小米能够自信一些,硬气一些,盯紧他人更要聚焦自己。
道理显而易见,你不能一边喊着自己高端化已成,一边又因为友商的一款机型,放弃了自己的命名思路,放弃了自己原本的战略,这并不高端。
雷总喜欢对标iPhone不是什么秘密,而且是机圈的一段佳话。
从被人调侃道“雷布斯”就可见端倪,这源自于2011 年小米 1 发布会上,雷军身着黑色T恤、牛仔裤的经典搭配,模仿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的标志性着装。
尝到甜头后,小米开始摸着苹果过河,如MIUI 系统自诞生起便以 iOS 为标杆,尤其在动画效果、隐私保护和交互逻辑上持续追赶。
自从2020年开启高端化转型,小米明确提出“全面对标 iPhone”,每一代机型都致力于对苹果的贴身追赶。
甚至小米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人车家全生态”,也主动兼容苹果设备,如澎湃OS3实现与苹果生态的操作打通,雷军还喊话:苹果用户可以仔细看看:小米手机更好兼容苹果生态。
从商业维度来看,这些都是很成熟的竞争思路,一个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超越的剧本也足够热血。
但问题是,小米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米粉的腰杆同样硬起来了,除了手机,小米玄戒芯片已成功量产装机、穿戴设备手环市占率第一、智能家具生态让友商颤抖,更重要的是小米汽车直接把小米的未来抬到了另一个维度。
在这样的成熟发展格局下,你的格局还没打开,你的心魔还没打破,在别人的阴影下是成就不了高端的。
用“一直在追赶,从未被超越”这句话来表达小米和苹果的关系是不妥当的,因为汽车业务的存在。
要说国内和苹果造车最像的,小米算一个。
这不仅体现在它们都有着从手机跨界造车的相似业务迁徙路径,更在于当时官宣造车时相同的决绝态度。
苹果汽车,是乔布斯生前对下一代产品创新的重要遗产,在刚筹备造车之初,苹果公司设想的是一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能够完全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
但后来,由于自动驾驶项目的艰难,以及特斯拉等车企的成功,苹果决定砍了这个耗时长达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项目。
与之相对应的是雷军,早在2013年,雷军就先后两次拜会过马斯克,一直关注电动车产业。
在2021年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雷军哽咽地说出: “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图源:小米发布会
后来的事情咱们都知道了,小米汽车一炮而红,2025 年 8 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达36,396 辆,刷新品牌历史最高纪录。
尽管小米汽车仍面临产能瓶颈和品牌认知转型等挑战,但在这样的趋势下,小米仍然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范式,同时向市场宣告着自己从研发创新这条路的正确性。
汽车还是小米高端化的重要一环,前者的成功让市场兴奋小米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但这次被不少人看作小米不自信甚至自卑改名,侧面说明了小米汽车或许没有正在改变整个小米集团的思维,甚至于小米汽车也有类似的命名逻辑。
而且这种调整看似贴合市场,实则是对“汽车高端化需要独立品牌语言”的回避,仿佛只要沿用手机的命名逻辑,就能复制过去的成功,却忽略了汽车用户对品牌调性一致性的更高要求。
破局的关键在于建立独立的品牌价值坐标系,这种认知突破需要落实到品牌表达的各个层面,包括更具原创性的命名体系、基于自身技术路径的产品规划、以及摆脱对标依赖的价值叙事。
抛开销量谈一切,都是耍流氓。
目前新一代的iPhone17已经宣告着自己的强势归来,9月12日,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启预售。据京东数据显示:预售开启仅1分钟iPhone 17系列成交量便超越去年全天,再度刷新销售纪录。其中,iPhone 17 256GB版成交量同比远超上代,成最受欢迎机型。
配合上国补政策,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专区,iPhone 17系列直降近1000元,成为目前全网已知降价力度最大的首发渠道。
一片火爆的态势下,难怪友商开始着急,小米又是提前发布又是改名称积极应战,但尴尬的是,或许前者只是你的假想敌。
先来看目前曝出的小米17配置,首先新机将全球首发搭载骁龙 8E Gen5,其中小米 17 和小米 17 Pro 的定位,为小屏旗舰,亮点在背屏,有一块可操作的空间。
图源:微博@小米手机
当然了,目前讨论最多的仍旧是小米的改名事件,但实事求是的讲,小米17系列的销量应该不会太受影响,毕竟小米的基本盘够硬,之前的系列机型也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所以整个市场仍旧是看好的。
退一万步讲,如果小米17的实际体验爆棚,消磨了消费者对于改名的芥蒂,往后和苹果系列产品进度相一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作为消费者来讲,咱们更希望的是国产厂商做出开创性的产品,如华为的三折叠、阔折叠,敢为人先的态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