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是教师节的前一天,黄河科技学院艺术中心贵宾室走进来两位神采奕奕的“80后”,他们是出生于1943年1月的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荣誉会长、三全食品创始人、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另一位是1943年5月出生黄河科技学院创始人、董事长胡大白。
一位是50岁白手起家,自制设备起步,开创了中国速冻行业的先河,74岁又二次创业进军新能源,用创新精神书写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传奇;一位是怀揣“让更多人有学上”的梦想,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学校,从租赁教室到建成现代化高校,用四十年诠释民办教育者的担当……
他们都有着敢为人先、执着坚守的创业基因,82岁的他们依然工作在创业第一线,他们神采奕奕地站在一起,思维敏捷、笑容灿烂……
他们曾有很多的交集,都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多个颁奖现场相遇过,但这样单独的交流还是第一次,胡董事长为陈会长详细介绍着学院的情况,当听到黄河科技学院还创立了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时,陈会长特别开心,他创业前曾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新乡医学院荣誉教授,在豫北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曾设立“陈泽民 贾达岭奖学金”。共同的话题、相似的创业理念让他们倍感亲切,连空气都仿佛是温馨的。
敢于创造 勇于创新
陈泽民荣誉会长这次应邀出席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与黄河科技学院联合举行“产教融合研讨会”,作为“百位企业家创业谈”首场演讲嘉宾,他的创业故事分享赢得老师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1989年,陈泽民和爱人借了1.5万元办起了“三全冷饮部”,专门经营软质冰淇淋。第二年,冷饮部用陈泽民自制的设备制作、批发郑州当时惟一的夹心冰淇淋,生意非常火爆。
1992年,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以及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启发和鼓舞,50岁的他下海创业创建了三全食品厂。第一次创业从我发明的速冻汤圆开始,开创了中国价值千亿的速冻食品新兴产业。三全食品于2008年上市,2009年将三全交给年轻团队管理,开始第二次创业。
近十几年来,由于工业高速发展,大量使用石化燃料,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雾霾的产生,人人深受其害。2016年,为改变雾霾给人民健康带来的困扰,74岁的他那时依然选择了二次创业,立志用“清洁能源服务社会”。为了了解全球地热能开发利用先进技术,他到美国、冰岛、日本、新西兰、以色列、法国、德国、瑞士、芬兰等地考察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汲取国际上先进经验;并积极调研国内地热资源。
2018年,带领万江新能利用“地热+”模式为城市提供清洁热源,为千家万户送上清洁暖气,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在技术研发、专利申请、项目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在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综合运用多种新能源,打造国内首座零碳能源港,并吸引国际地热协会主席等17个国家专家专程来郑州参观考察。如今,万江地热能供暖制冷业务已拓展至北京、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
陈泽民热爱社会公益事业,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多年来,他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鼓与呼,对中小企业关心指导扶持,尽心尽力。他说,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执着的本色、冒险的天性担当的责任、诚信的品格、坚定的意志、匠心的追求、合作的胸怀、敬业的态度、事业的专注、吃苦的习惯、拼搏的常态、理性的思维、纠错的能力、利他的作风。
创新创造者永远年轻
1981年12月,一场意外中,胡大白因公负伤,全身重度烧伤面积达37%。而当时,她是郑州大学中文系的一名骨干教师。
1984年,胡大白以30元起家,租教室,请老师,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办起了自学考试辅导班。这就是黄河科技学院的起步。
1994年,黄河科技学院被国家教委第一个批准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2000年,教育部批准黄河科技学院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普通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晋升本科的院校中的民办高校。
经过了艰难起步,敢为天下先,冲破禁区,后来又艰苦地探索,不断创新地发展,黄河科技学院成为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教育部树为全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
凭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黄河科技学院已经步入科学、规范发展的轨道,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7个,涵盖理、工、医、经、管、法、文等学科门类,教师18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3%,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55人,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
在研讨会上,黄河科技学院领导为陈泽民颁发“客座教授”荣誉证书,并送上鲜花,表达敬意;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于莉代表协会为胡大白董事长送上精心准备的82朵红色康乃馨,预祝桃李满园的她教师节快乐!
两位82岁的创业家,每天日程满满,依然激情满怀地工作着,陈泽民荣誉会长说,工作就是锻炼,快乐就是保健;胡大白董事长说,80不算大,90不算老,年龄不是对生活追求的障碍,活一天,就发光一天。
祝愿走在创业创新路上的他们永远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