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计县策
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双千亿”战略、建设知名食品企业集聚区、新质要素集成引领区、高端制造链群引育示范区和国际食品产业新高地的定位,以主动作为的担当、强力攻坚的姿态、创新突破的举措,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工业经济、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标杆产业园区正加速崛起。
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11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食品企业,每天有成千上万种食品从此漂洋过海,流向全球。
9月12日,记者在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看到,河南(漯河)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园区4条道路建成通车,供水、供热、雨污水管网正在铺设。”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漯河市新培育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2020年,漯河经开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44位,2024年进入全国40强,拥有“中国食品装备名城”“液压胶管之都”“智能食品装备名城”“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漯河经开区食品产业年营收超过1500亿元,产值占河南七分之一,成为漯河市“二次创业”的主阵地、河南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这个位于食品名城的经开区,综合实力缘何迅速在全国上升?
“我们持续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把谋发展抓发展落实到项目建设上。”漯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漯河经开区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6个,总投资达1110亿元,34个项目被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今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近百亿元。所有签约项目均已按期履约并开工建设,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均达100%。
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漯河经开区统筹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等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及时保障了盐津铺子“一基地两中心”、加多宝、白家阿宽等项目的生产要素需求。
围墙外的事政府办、围墙内的事企业办。漯河经开区在每一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统筹做好水、电、油、气、热等能源调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全周期、精细化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据了解,漯河经开区今年推进的32个在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60亿元,1至7月份完成投资123亿元,占比76.8%,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漯河经开区坚持擦亮金字招牌,围绕食品产业精准招商,培育链群。该区成立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指挥部及对外开放专班,外出开展重点企业拜访及专题招商活动30多次;推动可口可乐罐装线、盐津铺子“一基地两中心”等一批骨干企业扩产增效项目落地生根,依托双汇精准招引韩国好烤克,壮大高端食品装备制造集群。
在这里,“老树发新芽、新苗成大树”的故事不断上演:卫龙魔芋8条生产线项目、盐津铺子鹌鹑蛋项目等建成投产;景田、亿家馨、宏途、统一、中粮面业、可口可乐等企业通过提升产能、新上生产线等措施,工业产值增速均超过15%。
今年上半年,漯河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86%,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两高四着力’和省委‘1+2+4+N’目标任务体系,深入实施‘双千亿’战略,加快‘三区一高地’建设。”漯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少宏表示,全区上下将全力抓攻坚、抓落实、抓成效,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河南日报记者 马国华 河南日报通讯员 张晓甫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