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张苏慧)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中国电信携一张全新升级的5G专用智能网络精彩亮相。在现场,将直观感受中国电信5G专网如何深度融入城市运行与产业制造,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底座”。
网络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
5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到459.8万个,5G应用在矿山、港口、工厂等遍地开花。
目前,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案例总数超过13.8万个,加速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在工业领域,5G有力支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涌现出5G+AI质检、精准设备控制等智能化场景。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运营成本下降14.5%,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在交通领域,智能网联汽车5G应用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前装标配5G的乘用车新车达816.7万辆,其中2025年1—6月达230.5万辆,同比增长72.6%,5G应用有力提升了智慧导航、影音娱乐等智能座舱体验。在文旅领域,5G应用已覆盖管理、营销、服务、体验全链条,衍生出全新沉浸式旅游体验。在农业领域,5G应用在智慧大棚的基础上,加快向无人植保、智慧农机等种植、养殖、流通重点领域拓展。
政策鼓励 5G独立专网建设提速
政府明确鼓励并加速推进5G独立专网建设。2024年12月,工信部印发的《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提到,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支持大型企业、特殊行业领域采用符合无线电管理要求的频率资源,试点建设工业5G独立专网。加快工业5G独立专网在设施建设、应用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完善相关建设规范标准,增强产业供给。积极挖掘工业5G独立专网应用潜力,聚焦行业需求提高应用场景适配性,充分满足企业在专属专用、灵活部署等方面的需求。
2025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涉及到不少对于5G发展的相关数据和政策,其中明确提到“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这是在去年年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提出“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后,主管部门再次提出推动5G独立专网建设。
目前,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信息通信业正加快步伐,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
场景落地 中国电信5G专网赋能千行百业
在政策引领下,运营商积极行动,中国电信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全面推动5G专网在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实践。其5G专网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工厂”等落地项目,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运维。例如,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借助5G、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现场应用进行深度融合,凭借5G+“风筝模式”部署专网的建设,实现焦化厂内的5G信号全覆盖,使之成为宁钢的首个5G+全连接工厂。焦化生产可视化平台、5G AGV小车等数字化应用,助力宁钢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重大跨越。
中国电信持续强化技术攻关,推动5G深度赋能智能制造。中国电信天翼物联大力开展确定性网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工业生产核心环节,自主研发推出5G确定专网,提供10ms@99.99%低时延、百微秒级低抖动、99.999%高可靠等确定性网络服务,全面满足工业车间级、产线级的自适应时延、抖动、可靠等确定性需求,推动5G从外围辅助环节向生产核心环节规模应用,助力“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为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垂直行业领域,中国电信因地制宜,打造标杆式5G专网应用,树立行业示范。在福建,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以5G定制网、确定性网络、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厦门港搭建起覆盖海沧、湖里两大作业区的全港级5G工控专网。该网络由多套5G“如翼”模式核心网,近50个专网基站和2套高可靠确定性网络系统共同构成,不仅满足港口自动化作业的低时延、高可靠需求,也为全国港口5G专网建设提供了标准化参考。
拓展至民生服务领域,中国电信推动5G专网与医疗场景融合,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为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中国电信江苏如东分公司为医院住院病区部署了5G移动护理专网。医护人员使用5G手持PDA设备,可高效完成药品核查、患者护理数据采集及病房巡视等工作。这一创新应用帮助医护人员更加便捷地获取患者的信息,从而快速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