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通信正从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近日,中国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与此同时,A股市场上,卫星通信领域探索活跃,多家公司已在布局。
来源:摄图网
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直连卫星加速落地普通用户
9月8日,中国联通(600050.SH)微信公众号披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公司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公司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据工信部方面的报道,中国联通此次拿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是根据《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相关部署。
今年8月,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直连卫星创新探索活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规划,我国将分业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一是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适时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开展商用试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二是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三是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该《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601728.SH)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并已于2023年、2024年先后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和汽车直连卫星服务。据其2024年年报,公司手机直连卫星用户超240万。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移动(600941.SH)方面正在积极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为依法合规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奠定基础。同时积极拓展卫星固定宽带、卫星物联网、手机直连等业务。
直连卫星领域探索活跃,多家公司已有突破
目前,中国联通等公司在直连卫星通信方面已有突破,并在卫星通信多场景应用方面发力。
早之前的2024年2月,中国联通携手中兴通讯(000063.SZ)、银河航天、是德科技共同率先完成了NR NTN(5G宽带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
今年8月,中国联通成功实现“联通星系”四颗低轨卫星发射入轨,其入轨后将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低轨窄带物联体制在轨测试,支持低功耗物联网终端直连卫星通信,支撑卫星物联试验,向低轨卫星物联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中国联通积极探索天地一体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聚焦卫星+车联网、物联网等行业发展。
卫星车联网方面,公司于2025年2月完成基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车载卫星通信外场试验,成功验证“车载终端—在轨卫星—业务平台”全链路双向通信能力,为低轨卫星在车联网、应急通信等关键场景的应用奠定基础。卫星物联网方面,中国联通将基于联通星系04星与时空道宇等产业链相关单位合作开展技术体制验证以及多元应用场景测试。
中兴通讯2025年中报披露,在空天地一体方面,公司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及综合业务承载验证测试;完成业界首个NR-NTN+VoWiFi融合组网验证;在终端直连低轨卫星在轨技术试验取得新突破,完成基于3GPP标准的手机直连低轨卫星NR-NTN实时语音实验室验证。
信科移动(688387.SH)披露,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逐步迈入常态化卫星发射的“聚星成链”时期。2025年以来,国网(GW)星座已完成低轨02组-10组卫星发射,特别是7、8月份以来发射频次明显加快。公司深度参与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牵头攻克高精度时频同步、高可靠切换、高效空口传输等5G NTN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手机宽带直连技术研究。
卫星通信概念股众多,但净利润上亿的也屈指可数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A股市场上,卫星互联网概念股共涉及约54家上市公司。按照归母净利润指标来看,今年上半年,24家公司实现同比增长,22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占比分别为44.44%和40.74%。其中,只有中国卫通(601698.SH)、信维通信(300136.SZ)、睿创微纳(688002.SH)、雷电微力(301050.SZ)等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上亿。
卫星通信业务布局方面,中国卫通是我国拥有自主可控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卫通运营管理18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成功发射中星10R、中星9C卫星,建成了我国首张完整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海星通”全球网服务覆盖范围全球超过95%的海上航线。
信维通信披露,受益于全球商业卫星通信连接需求的增加、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商业卫星通信领域预计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信维通信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模组及相关产品等,商业卫星通信是公司新兴的重要下游应用市场之一。该领域,公司新增北美客户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批量供货,同时公司也在国内市场拓展新势力商业卫星通信客户。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03亿元、归母净利润1.62亿元。第二季度单季,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82%至19.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12%至8434.02万元。
睿创微纳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光子器件方面,公司研制了面向卫星通信的探测器,正在进行下一代产品研制与技术攻关。公司系列化InGaAs探测器及机芯已经应用于天文望远镜、卫星通信、地面空间通信、机器视觉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2%和56.46%。
雷电微力主要从事毫米波微系统的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公司出货产品主要包括TR组件和阵列天线,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通信等领域。其披露,随着新兴行业的培育,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可拓展至卫星通信、商业航天等新兴行业和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睿创微纳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
此外,臻镭科技(688270.SH)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231.97万元,同比增长1006.99%。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等,产品及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卫星互联网等民用领域。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产品推动了卫星和载荷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已成为国产基础元器件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高新兴(300098.SZ)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28.96万元,同比增长683.10%。公司深耕车载通信产品,具备深度融合蜂窝通信、近场通信、车内通信、卫星通信、路侧通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