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妍
走进外滩大会机器人小镇,机器人做菜、救援、演奏……忙得不亦乐乎。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于9月10-13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举行。机器人小镇成为此次大会的焦点,四大机器人展团——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40家具身智能企业空降上海,包括青龙、智元、开普勒、傅利叶、卓益得、青心意创等本体公司,帕西尼、无限工坊、爱观视觉等上下游企业,展示人机共生的科技发展图景。
机器人厨师正在炒菜,这次不是表演,而是真的能吃,而且有观众表示:“红烧鸡翅味道不错,比盒饭好吃。”观众在四道菜品中选择一道,机器人厨师就能自动识别操作台上的各类食材和厨具,精准定位食材工具,从取菜、炒菜到清洁,全流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这位机器人厨师来自蚂蚁集团旗下的具身智能公司灵波科技的R1机器人,这是它首次亮相外滩大会。
在科技展览区负责迎宾接待的是来自松延动力的仿生机器。松延动力在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摘取了自由体操金牌、跳远项目双料冠军,作为全球首款突破30自由度的高仿生机器人,集成了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和人进行语音、表情、动作交流。
在“机器人小镇”,来自四川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全新的“贡嘎一号”四代机。“贡嘎一号”是国内唯一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在现场,参观者给到一个简单的拿饮料的指令后,机器人能自主去餐桌拿饮料并给到给到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参观者,展示了很好的空间智能理解和行动能力。
在赛场上,机器人也找到了表演之外的价值。机器人翻越崎岖高地,操作电箱闸刀,安插火药雷管,甚至还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
而机器人走入生活,走入家庭,最重要的场景仍是医疗健康与养老看护。
傅利叶智能康复港的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能模拟治疗师的手法,在三维空间内实现更轻便柔顺的上肢康复训练。
复旦光华一号康复机器人则具备搀扶老人行走、协助起床等功能,并通过类脑启发算法实现喜、怒、哀、乐四种表情模拟,还能通过舌诊、面诊对参观者进行体质辨识。
在科技集市,和高擎机器人一起踢足球,感受人形机器人的稳定和灵活;观看灵童机器人女团表演,沉浸式体验多模态感知技术;等待150秒,请调酒大师 ROBOT BARTENDER 调制一杯科技范儿的鸡尾酒,人机互动拉近了科技与生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