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岩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阅兵式上,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出场受阅,此次系该型装备首次公开亮相。
解说词介绍,“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阅兵后,央视《今日亚洲》栏目就东风-5C进行解读。
据介绍,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东风5号”全程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发射井发射,可携带一枚威力为300至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节目披露,东风-5C是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的最新改进型,采用发射井发射,是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据导弹技术、核军控专家杨承军介绍,此次展示的东风-5C新型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综合了中国此前研发制造东风系列导弹的技术和经验,具有非凡的战略价值。
央视还援引专家介绍称,东风-5C能携带多个分导式弹头,这意味着,可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还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向政知君解读称,多弹头技术其实也还有细分的区别,实现分导,难度更大、威胁更甚。所谓“分导式多弹头”,可以简单理解为多个弹头分别制导。每个弹头都能可以看作为一个独立的、可控的导弹,抵达对方上空后,可根据需要按先后次序攻击更多不同具体目标。
阅兵式解说词中提到的“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备受瞩目。有军事专家在央视栏目中介绍,除了东风-5C,我们现有的其他洲际弹道导弹也完全可以覆盖想打击的目标,而更远的射程,可以避开反导系统掣肘。
宋忠平就此表示,一般而言,洲际导弹实际上都具备全球打击能力。但有所冗余的射程能力,可以提供更多的弹道选择。
“举例而言,如果导弹射程只是‘刚刚够’的水平,那么发射路径就需要选择一条比较近的路线,对手也会相应地在这条较近路线上投入更多的反导防御力量。但如果射程能力足够,我们就可以选择‘绕远路’,来避开固有路线上的反导系统,增加突防能力。”宋忠平还强调,大射程反映的是导弹推力和效率,相比于机动部署的车载洲际导弹,东风-5系列的液体洲际导弹具备推力大、搭载能力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