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1日电(谢青夏)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在可克达拉市举办“全国花生单产大面积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现场测产观摩会”。由广西农科院唐荣华团队研发的“花生结荚区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新疆伊犁河谷成功应用,助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93”亩产干果达723.3公斤,创当地单产新高,为农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
测产观摩会现场
据介绍,新疆普遍存在土壤盐碱化及灌溉水含碱等问题,常制约花生种植。此项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利用唐荣华团队开发的花生结荚区平衡集中精准施肥软件,根据新疆土壤的养分特征和花生品种的养分需求特性,计算出水溶肥精准施肥配方,结合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调节土壤pH值和精准施肥,促进盐碱土中的钙镁离子转化为可被吸收的形态,显著增强花生耐盐碱能力。该技术还实现了减肥增效,每亩肥料施用量仅约65公斤,在减少肥料投入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结荚性状。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表示,新疆光热条件优越,花生产业极具发展潜力。本次高产示范采用河南省农科院高油酸品种“豫花93”配套广西农科院的智能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协同完成,充分证明因地制宜的“良种+良法”是盐碱地花生高产的有效途径。今后将持续集成全国优良品种与优良技术资源,扩大示范推广适合新疆的良种良法。
广西农科院唐荣华研究员团队长年致力于破解花生低产瓶颈,早在2012年就发现土壤严重缺钙、缺硼是导致空果和低产的主因,并由此创建了“花生结荚区平衡集中施肥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施肥软件,实现了科学施肥的数字化与精准化,形成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已在我国主要花生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唐荣华表示,团队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农业技术融合,拓展测土配方施肥应用作物种类,推进该项“中国方案”国际输出,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