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甜
你可能想不到,2024年,非洲婴儿纸尿裤和拉拉裤的渗透率仅为20%,卫生巾渗透率仅为30%。
非洲的很多农村女性是没有使用卫生巾习惯的。不是她们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非洲本土制造能力匮乏,大量日化用品都依赖进口,价格之贵可想而知。
15年前,情况就更是如此。
不过,一名中国商人却由此看到商机。他通过在非洲当地投资建厂和布局销售网络,让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的价格变得亲民。
这名中国商人便是森大集团创始人沈延昌。
● 森大集团创始人沈延昌
2009年,这个名为乐舒适的快消品品牌在森大内部孵化。
到2024年,非洲市场每卖出5片婴儿纸尿裤或7片卫生巾,就分别有1片来自乐舒适。
沈延昌在非洲的商业版图,远不止于快消品领域。在更广阔的基础民生赛道中,森大还为非洲人民“遮风挡雨”。
森大还经营跟“住”相关的产业。其与“陶机大王”科达制造合资的建筑陶瓷品牌“Twyford”,是非洲本土第一大瓷砖品牌。
如今,森大已被国内出海圈视为中企出海非洲的标杆案例。
而在沈延昌看来,森大成功的核心,就在于赛道选择得当,“生产的是当地空白、市场急需、利国利民的产品。”
看到另一个世界
提到出海非洲比较成功的企业,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非洲手机之王”传音。2019年9月30日,传音控股在上交所科创板敲钟上市,市值最高峰超1500亿元。
最近,乐舒适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又一家非洲隐形王者浮出水面——乐舒适背后的母公司森大集团,不仅是非洲建材、卫生用品等领域的巨头,其最早进非洲的时间比传音还要早6年。
● 森大在海外的商业版图。图片来源:森大集团官网
这跟创始人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有关。
沈延昌的父亲是一名援非专家。上世纪90年代,他的父亲曾被派到非洲,负责一家中外合资工厂的筹建,在当地一待就是十年。
受父辈影响,沈延昌心中很早就种下了非洲情结。
1996年,沈延昌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一家事业单位就职。干了几个月后,他觉得自己不适合事业单位按部就班的工作,想去外面闯一闯。
幸运的是,他的父亲鼓励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这样,1997年,沈延昌辞去事业单位的工作,踏上了非洲大地。
沈延昌入职了一家在尼日利亚的港资制造企业,担任采购经理。
1997年,尼日利亚人均GDP为479美元,仅为同期中国的61%,50%以上的国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以尼日利亚为代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面貌,让沈延昌大开眼界:
那里到处可见泥巴地、泥巴房;楼房可能建到一半停工了,原因是买不到水泥、钢材,需要等待原材料;路边是随意搭起的小摊子,当地人从早到晚守在那里,生意有一搭没一搭……
● 尼日利亚街景
作为采购经理,沈延昌感触最深的,是非洲本土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极度匮乏,几乎都靠进口。
他原计划在尼日利亚多待几年。不过只过了两年,尼日利亚疟疾肆虐,沈延昌感到身体不适,不得不辞职回国。
期间,沈延昌在当地结识了很多业务伙伴,成为他日后重要的无形资产。
一名尼日利亚的供应商听说他要回国,托他帮忙在中国采购一批货物,价值达20万美元。沈延昌在回国后完成了这批物资的采购。
那是1999年,沈延昌做成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
在尼日利亚的经历以及这笔生意,让沈延昌对非洲有了新的认知:
非洲贫困落后、物资奇缺,但另一面,这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掘金热土——国内很多商品卖到非洲后,利润空间有可能比国内更高。
● 比如火爆非洲的中国外卖袋
而那名尼日利亚的供应商托他采购,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网络不发达,想找靠谱的进货渠道不容易。
沈延昌决定自己创办一家贸易公司,成为非洲客商的进货渠道。
2000年,广州奥柯耶经贸公司成立,这是森大集团的前身。
当时,客户需要什么,森大就出口什么。建筑陶瓷、电器元件、牛仔裤、无纺布、马灯、煤油炉……这些都是沈延昌向国内厂家进货,再转手卖到非洲的商品。
“倒爷”到扎根非洲
广州,这里是“千年商都”,也是森大集团在国内的根据地。
创业前,沈延昌曾前往广州考察。他发现,从商品采购到出口,广州都十分便利。每年两次的广交会,非洲商人更是络绎不绝。
至今,出了广州地铁5号线小北站,仍然能看到一张张黑人面孔穿梭在人群中——上世纪90年代起,从事中非贸易的非洲“倒爷”开始在这里聚集,最高峰时期达数十万之众,广州的出租车司机甚至将小北称为“巧克力城”。
最开始,沈延昌也是扎根在广州的一名“倒爷”。
不过商品“倒手”就能赚钱的好日子只延续了三年左右。
随着中非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像他一样的倒爷越来越多,不少非洲商人开始摸清国内进货渠道,信息差逐渐消弭,利润空间也大幅下滑。
● 背着黑色塑料袋的非洲“倒爷”
2003年,森大决定“走出去”,在海外自建销售网络。
2004年,森大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成立。
当时,只有像华为、海尔这样的大型企业才会去海外扎根,中国企业出海几乎是单打独斗。到非洲建立销售网络,面临的挑战就更加复杂。
非洲的城乡发展不均衡,人口高度分散,商品往往需要通过多层级经销商才能触达消费者。而印度企业在非洲树大根深,以东非工业最发达的经济体肯尼亚为例,印度企业几乎垄断了当地建材分销渠道。
森大选择绕开被印度企业掌控的一级经销商。员工们骑着摩托车、小货车,直接深入社区、乡镇发展经销商,先从“下沉市场”开始覆盖。
● Twyford瓷砖。图片来源:Twyford Ceramics Kenya
另外,森大还为经销商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比如分销瓷砖,卸货时难免出现破损,按照当地规矩,损失由经销商承担。如果破损超过5箱,森大则会帮助经销商承担损失。
在用人方面,从2004年开始,森大就将股权分配给在非洲打拼的骨干团队,并将股权与团队业绩挂钩。
2004-2012年,森大在非洲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分公司,销售渠道深入当地批发市场、超市乃至乡村小卖部。
不过2013年前后,中非贸易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业务再次遇到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提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按下加速键,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这一回,森大向“工贸一体化”升级,在非洲当地建厂生产,以此降低成本。
自那以后,森大经营的产品主要分布在两大产业:一是家装建材产业,比如建筑陶瓷、五金、钢材等;二是快速消费品产业,比如纸尿裤、卫生巾、洗衣粉等。
得益于之前在非洲各国建立的销售渠道,经常是森大的产品刚从工厂生产出来,经销商就排着队来提货了。
两家中国企业携手出海
过去几十年,很多中国农民从土砖瓦房、红砖屋搬进现代化的楼房——如今这一幕正在非洲发生。
非洲很多国家正在经历规模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当地老百姓对于改善家居环境与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格外强烈。只要稍有积蓄,就会把钱拿出来翻新自己的房屋,往墙上贴漂亮的瓷砖。
故而森大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属于在非洲需求旺盛,但本土制造能力匮乏的领域。
● Twyford瓷砖。图片来源:Twyford Ceramics Kenya
沈延昌曾说,非洲政府官员对于这类项目格外关切。“建厂过程中往往不是我们去求见主管官员,主管官员主动邀请我们去喝茶,询问我们建设进度,甚至会问能否再加快一些进度。”
一般情况下,森大在非洲投建的工厂,投产后两年内,生产系统预计就会有三分之一的管理岗位由当地人担任。从这一点看,森大在非洲建厂不仅能填补市场空白,还有助于解决就业,促进当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森大在非洲经营建筑陶瓷的背后,还有一段两家中国企业同舟共济、携手出海的佳话。
在非洲建厂对资金的要求高于国内。当地政府部门不会像国内那样帮助企业完成“三通一平”(通电、通路、通水、土地平整),企业必须从零起步。另外,在非洲也没有“账期”的概念,订购原材料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向供应商预付资金。
2015年年底,沈延昌和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去非洲考察。2016年2月,双方就签署了协议,共同出资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三地各建一家陶瓷厂。
● Twyford瓷砖成品仓
科达制造是国内陶瓷机械设备领域的龙头,被誉为“陶机大王”。非洲当地建筑陶瓷的主要原材料——坯土品位普遍不高,因此对设备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森大来说,与科达合作,不仅可以发挥“陶机大王”的技术优势,还可以利用其作为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为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而当时国内建筑业面临产能过剩,科达也遇到增长瓶颈,需要出海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森大在非洲的渠道资源和市场经验,恰恰可以弥补科达的短板。
森大和科达合资成立的陶瓷品牌名为“Twyford”。
● 森大、科达在肯尼亚合资成立公司生产“Twyford”建筑陶瓷,图为工人们在清点瓷砖
如今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5国,森大和科达已建成6座陶瓷厂。
在这些国家,无论城市中心还是偏远村镇,“Twyford”建材门店的招牌格外醒目——森大还引导经销商,从提升店面视觉效果、品牌形象等方面入手,促进销售业绩的提升。
“非洲纸尿裤大王”的诞生
这一回准备赴港交所上市的乐舒适,则源于森大集团内部的快消品业务线,主要经营纸尿裤、卫生巾、湿巾等产品。
最近几年,经过一系列重组,乐舒适开始独立运营。2024年,乐舒适营收达4.5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其中非洲市场占比达98%(其他市场份额来自中亚、拉美等地)。
背靠森大的销售网络,2009年,乐舒适旗下的Softcare婴儿纸尿裤首次出现在加纳市场。2010年,在肯尼亚等地,卫生巾等产品也随之推出。这些产品分属于Softcare、Veesper、Maya等多个品牌,分别面向不同消费人群。
● 乐舒适旗下不同品牌的产品
乐舒适在非洲建厂则始于2018年。到2025年4月底,乐舒适在非洲布局了8个工厂及51条生产线,是非洲本地布局工厂数量最多的卫生用品公司。
乐舒适在非洲售卖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可谓站上了“时代风口”。
非洲是全球生育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且新生儿数量仍在持续增长。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测,到2050年,非洲将成为全球五分之二儿童的家园。与此同时,随着非洲女性卫生意识的提高,对卫生巾需求量也与日俱增。
但在乐舒适产品面市之前,非洲市场的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基本只有宝洁、金佰利等欧美卫生用品巨头旗下的品牌,贫困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乐舒适则通过本土化生产和销售,将这些产品的价格打了下来。
以婴儿纸尿裤为例,乐舒适旗下的婴儿纸尿裤,即便是高端品牌Softcare,2023年其平均售价为8.87美分/片。可以对比的是,宝洁和金佰利分别为11.58美分/片和11.38美分/片。
虽然只有30%左右的价差,但对于非洲贫困家庭来说,这就是日用品和奢侈品的区别。
● Softcare是非洲最受欢迎的卫生用品品牌之一。图片来源:Softcare Kenya
如果以最近几年销量计算,乐舒适在非洲婴儿纸尿裤行业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为20.3%,乐舒适因此也被称为“非洲纸尿裤大王”。
纵观沈延昌在非洲布局的产业,无论家装建材还是卫生用品,都是与城市化大背景下,非洲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分不开。
在国内,城市化和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相关产业与其在国内内卷,不如把目光投向更有潜力的新兴市场,那里还有很多尚未被满足的“刚需空白”。
而从沈延昌在非洲淘金的历程来看,从“倒爷”到自建渠道的贸易商,再到扎根本土的生产制造商,他实现了“三级跳”,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家企业在商业上的进阶。
它还揭示出一家中国企业成功出海的真谛——不是简单的低价售卖商品,更不是资源掠夺,而是深度本土化,与当地社区成为命运共同体。世界才是中国制造的终极市场,中国制造的价值,也要由全球最需要它的角落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