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依据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标准,针对等保三级防护需求,结合云计算环境特点,构建“技术+管理”双体系安全防护架构,旨在满足网络安全合规要求,抵御大规模恶意攻击,保障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方案建设背景明确,一方面,云计算面临数据泄露、身份盗用、虚拟机逃逸等14类安全威胁,存在信任边界重叠、数据残留等问题;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政策要求网络运营者落实等保制度,等保2.0标准更覆盖云计算等新型场景,推动防护从被动向主动防御升级。建设目标聚焦使目标系统(如某云平台)达到等保三级水平,具备抵御强攻击、快速恢复、集中管控等能力。
安全技术体系围绕“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通信网络-管理中心”四大维度设计。计算环境防护通过身份鉴别(如4A平台、双因素认证)、主机加固、漏洞扫描、恶意代码防护等保障通用安全,云扩展部分额外实现虚拟机隔离、镜像完整性校验、数据境内存储等;区域边界防护划分安全域,部署下一代防火墙、抗DDoS设备等,云场景下通过VXLAN/VLAN隔离租户网络,检测跨区域异常流量;通信网络防护采用VPN建立加密通道,保障数据传输完整性与保密性,云环境中实现物理与虚拟网络双重防护;安全管理中心整合资产、威胁、脆弱性管理,提供集中审计与租户安全门户,支持威胁情报关联分析。
安全管理体系涵盖五大模块。管理制度构建“策略-制度-规程-表单”四级体系,定期评审修订;管理机构设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三员(安全、审计、系统管理员)职责;人员管理规范录用、离岗流程,开展安全培训;建设管理覆盖定级备案、方案设计、测试验收等全生命周期,明确云服务商合规要求;运维管理包含机房、资产、介质等管理,制定备份恢复、应急处置预案,规范外包运维。
此外,方案还包含投资概算与设备清单,列出安全防护资源池(如抗DDoS设备、防火墙)、监管资源池(如漏洞扫描、数据库审计)及安全服务(渗透测试、安全培训)等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部署位置与数量,为等保三级建设提供落地支撑。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