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歌)今年以来,我省持续优化供给结构,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外贸出口“含新量”和“含绿量”进一步提升。8月20日,记者从郑州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我省出口高技术产品1144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同期我省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5.8%。其中,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高端机床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7.5%、19.4%、16.7%、55.1%。同期,我省出口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品160.9亿元,同比增长158.1%。
亮眼的数据离不开企业与政府同向发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局势,我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以产品的“硬实力”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新版图。
“今年公司新研发的调色设备又收获了一批欧洲、南美洲国家客户的认可,目前正在洽谈下一步合作。”谈及今年的外贸订单,郑州三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陈少杰颇有信心。
这家聚焦调色设备研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74项专利,是名副其实的“瞪羚企业”。其生产的工业漆调色机打破欧美企业技术垄断,成为行业佼佼者。“企业在郑州海关指导下申请签发中国—东盟、中国—澳大利亚等6类优惠原产地证书200余份,累计获得国外关税减让约367万元。”陈少杰说。
为推动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我省深入推进“政策直达快享”、建立重点企业清单等27条稳外贸举措,以更精准、细致的服务做好支撑,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扬帆出海。
近年来,随着RCEP、中国—东盟等自贸协定的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品也借助关税减让措施更好地实现了“走出去”。“这不仅有利于我省企业出口成本进一步下降,更有助于推动区域内企业由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助力我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郑州海关关税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篇:吃“灰”吐绿的产业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