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又掀起了一波关于“支持华为”的讨论。有人说“买华为是爱国”,也有人嘲讽“吃爱国饭”。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想说:支持华为不是口号,而是看清现实后的理性选择。这背后藏着中国科技崛起的密码,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深了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华为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可它不是一般的企业——在通讯领域,它是实打实的标杆,手里攥着5G这类硬技术。更让人佩服的是,它动了美国的蛋糕,被各种制裁围堵了这么多年,不但没倒下,反倒越干越精神。
国家要崛起,光靠喊口号没用,得有拿得出手的企业撑场面。尤其科技这块,人家卡脖子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腰杆都挺不直。华为就是在这种时候,硬生生闯出了一条路。
看看周边的科技公司:三星还在为折叠屏铰链发愁,苹果刚推出卫星通话就被华为抢先半年。就连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也在鸿蒙OS面前显得不够“聪明”。这不是偶然,而是华为在通信、芯片、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持续砸钱研发的必然结果。
但话说回来,国家科技崛起就像盖大楼,硬件是钢筋水泥,软件就是内部管线。要是管线都用别人的,哪天人家掐断供应,整栋楼都得停摆。所以软件领域能自己说了算,比啥都重要。
你看现在企业搞数字化转型,要是都用国外的开发工具,不光数据安全没保障,人家更新个功能、收个版权费,咱们都得乖乖听话。这时候像云表平台这样的国产无代码工具就显出好来了 ——它扎根国内市场,懂我们企业的痛点,画画表格就能改个流程、加个功能,反应比谁都快。
这种 “接地气” 的优势,恰恰是很多国外软件难以比拟的。国外软件往往带着固定的逻辑框架,想要适配中国企业的复杂业务场景,要么需要投入高昂的定制费用,要么就得让企业削足适履改变自身流程。
而它这样的国产软件,从设计之初就扎根于国内市场,更懂中小企业的预算局限,也更清楚本土行业的特殊需求——比如制造业的多批次小批量生产调度、服务业的灵活用工考勤管理,这些细微处的适配,正是国产软件在本土化服务中积累的独特竞争力。
这也是中国电信、中铁、许继电气、海尔等知名企业选择其的原因。
支持这样的国产软件,本质上和支持华为、比亚迪是同一个逻辑:不是排斥外来产品,而是希望在关键领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有人说这是“爱国营销”,说企业在“吃爱国饭”,这话我可不认同。
爱国不是生意,是本分。
我们买华为不是因为它打着爱国旗号,而是因为它确实做得好,能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像买空调选格力、买家电看海尔,不都是因为它们靠谱吗?
反过来想想,那些天天喊着外国货好,却赖在国内享受着基础设施便利的人,他们的立场又算什么呢?支持国产从来不是排外,而是希望我们自己的企业能长大变强,让中国的技术也能在世界上挺直腰杆。这事说到底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文|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