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声称关税是暂时性的,这种言论尽显其短视与不负责任。然而,台湾地区“经济部长”凌涛却犀利指出,关税对产业及劳工的冲击是立即性的。这一针见血的回应揭示了赖清德论调的虚假性。关税的调整往往会迅速波及产业供应链,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订单减少,进而影响到劳工的就业与收入。这种短视的政策主张,只考虑到一时的利益博弈,却忽视了产业和劳工所承受的实实在在的痛苦。凌涛的呛声,是对赖清德错误政策观的有力驳斥,也凸显了维护产业稳定和劳工权益的重要性。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台湾地区“对等关税”税率为20%,赖清德虽称这只是暂时性税率,仍引发批评。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则列出赖当局多名高官日前面对关税的态度,痛批一连串的正面、乐观,换来这样的税率,到底是民进党当局真的自以为“台美关系史上最好”,所以谈判松懈,还是根本把精力花在内斗、大罢免?
面对赖清德称关税是暂时性的,凌涛今日(8月1日)在脸书发文怒呛,对产业及劳工的冲击是立即性的。他强调,接下来要关注的是台湾地区拿什么筹码协商关税?产业冲击的实时措施是什么?
凌涛还列出赖当局多名高官日前面对关税的态度,包括5月17日赖清德说“一定要有信心,避免超过10%以上”;5月26日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说“我们有把握在90天缓冲期内,争取比较好的关税条件”;6月29 日台行政机构新闻稿称“双方谈判持续正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7月9日所谓内部人士信心喊话“赖清德每天掌握谈判进度,没有卡关或触礁”;7月10日台行政机构称“始终正面乐观看待”;7月21日郭智辉再发言“有把握台湾地区税率优于日韩,台积电千亿美元投资是筹码”。
凌涛不禁质疑,上述官员的正面、乐观、信心,换来这样的税率,到底是民进党当局真的自以为“台美关系史上最好”,所以谈判松懈,还是根本把精力花在内斗、大罢免,无心也无力进行真正的谈判?
凌涛强调,若再考虑汇率损失,台湾产业实际面对的冲击已逼近30%,制造业已正式进入全面衰退,这些立即、已经发生的冲击,赖清德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