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韶山:特朗普这一举动,让去美元化成为关乎命脉的必然抉择
创始人
2025-08-01 15:42:24
0

鲍韶山指出,特朗普的某些举措使得去美元化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的选择。特朗普在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行为,引发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深刻变动。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对美元的依赖。去美元化不再是遥远的议题,而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现实考量。这意味着各国将更加积极地探索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寻找更稳定、更公平的国际结算方式,以避免过度受制于美元的波动和美国的政策影响,推动全球金融格局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鲍韶山】

随着美国《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下文简称《天才法案》)的通过,“稳定币”概念迅速成为国际热门话题。向来“金融嗅觉”敏锐的香港,其立法会数月前通过的《稳定币条例》也于8月1日正式生效。

《天才法案》横空出世

客观来看,美元已经被武器化,其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逐步削弱。为重振美元的国际地位,特朗普政府通过所谓的《天才法案》发起一场以技术为驱动的美元体系重大改革,该法案为“稳定币”的发行建立了法律框架。

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

《天才法案》将使由美国国债支持的受监管稳定币发行合法化。该法案虽被宣传为一项改善全球支付体系的金融创新,实则预示着美国及全球金融体系面临更大的风险,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积极收益。事实上,该法案实质上赋予美国公共债务以新角色——作为私人新型货币的抵押品,而这一转变缺乏有效的监管框架与公众问责机制。

尽管美国政策制定者将《天才法案》视为数字金融领域的一大进步,但世界其他地区应当将其视为危险信号。该法案可能将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国机构——包括各国央行、主权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卷入一个高度金融化的、私人主导的美元生态系统。若这个体系出现崩盘,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不会止步于美国本土。

与其继续依赖美元,其他国家更应把“天才法案”当作预警信号,尽快推动去美元化。这是出于对风险的理性管理、维护本国货币主权,以及提升整体金融体系抗压能力的需要。

颇具悖论意味的是,这一进程的推进反而可能得益于稳定币技术的合理运用——当其在恰当的监管框架与制度环境中运行时,能够促进经济流程的提质增效。香港在稳定币监管领域的创新实践,为此提供了极具启示意义的现实注脚。

以公共债务为基础的全球流动性机器(Global Liquidity Machine)

《天才法案》的核心理念看似简单,却暗藏深意。它将允许私人机构使用美国国债作为抵押,铸造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这些“数字美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几乎可以即时结算,交易成本低,并具有潜在的可编程功能。

但这一架构实际上在悄然重塑美国乃至全球的货币秩序。

长期以来,美国国债被视为最安全的储值手段,但在“天才”机制下,它们将不再只是储备资产,而是用来支撑一个私人主导、以美元计价的流动性机器,并脱离了美联储和国会的直接控制。这意味着,准货币的发行权将转交给私人机构,美国的公共债务也被重新配置为投机性数字金融的抵押物。

如此一来,一个全新的全球金融依赖层级开始形成。这一系统运转更快,却更加不透明,结构上也更为脆弱。

对于美国之外的参与者而言,所面临的风险将迅速放大。

外国债权人:从安全资产到系统性风险敞口

目前,外国政府和机构共持有超过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长期以来,这些债券被视为中立、流动性强、远离政治的资产。然而,“天才”系统正逐步削弱这一切基本假设。

如果外国机构允许其所持美国国债直接或间接(通过中介机构)被质押于美国的稳定币体系中,他们实际上就成为私人影子银行(不受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严格约束、但执行类银行功能的金融活动)体系中的对手方,需承受自己无法掌控的赎回压力和稳定币锚定机制的影响。他们还将面临平台治理失效、网络安全风险,甚至是美国制裁等问题。

即使那些未直接参与该体系的外国机构,也难以完全置身事外。一旦主要稳定币发行商出现危机,为满足赎回需求,可能被迫抛售美债,从而引发全球债券市场的剧烈波动。如果利率飙升或平台冻结资产,按市值计价的损失将波及各国的储备资产组合(reserve portfolio)。而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以美债为支撑的稳定币可能演变为金融胁迫或监控的工具。

面对这些风险,外国债权人已不再只是评估美国的信用状况,而是被动成为这个脆弱的、以美元为核心的数字货币实验的隐性担保人。

强大的幻觉:稳定币流动性 ≠ 美元实力

《天才法案》的支持者普遍认为,稳定币的发展将增强美元的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巩固其主导地位。然而,这种观点构成了一种“范畴错误”——它将衍生金融资产的扩张误认为是真正货币力量的提升。

毋庸置疑,“天才”机制确实会创造出更多“类美元”代币,但这些并非主权发行的美元,而是以有期限的抵押为基础的私人债务工具,其运行依赖于以套利和激励为核心的机制治理。这种流动性并不服务于实体贸易或实际商品交换,而更多用于套利性金融活动、杠杆借贷与加密套利等高频金融活动。它促进的是杠杆的堆积,而非实体经济的增长。

从本质上看,《天才法案》并未强化美元,反而稀释了其作为国家信用背书、稳定价值储藏手段的核心角色。它将公共货币权威碎片化,替换为多元、无统一治理的私人发行体系,使美元蜕变为一种可被反复质押、频繁交易、甚至在危机中遭到抛售的金融衍生品。

因此,《天才法案》不仅未能稳固美元体系,反而加剧了其金融化和脆弱性,将其推向系统性风险的边缘。

美元使用的深化,正在孕育去美元化的浪潮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天才法案》或将短期内进一步强化美元霸权——数字美元可能广泛流通,金融平台将推出国债抵押的高收益产品,新兴市场或为跨境汇款、贸易结算和储蓄需求而竞相采用稳定币。

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份额大幅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然而,其中长期效应却适得其反。当风险与不对等性日渐显现,全球去美元化、摆脱美国金融基建依赖的动能必将持续增强。

在该法案构建的稳定币体系下,外国参与者毫无治理话语权,美国监管机构与司法系统却对境外资产保留绝对掌控。由于美元流动性如今可被更迅捷、更精准且更恣意地武器化,美元使用者的风险敞口正呈指数级扩张。

利益私有化,风险社会化

在《天才法案》构建的金融体系中,收益和损失的结构明显倾向于私人机构。稳定币的发行方将能够从“货币铸造权”、利差和交易手续费中获取可观收益。金融机构也可以在稳定币提供的流动性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衍生品和借贷平台,扩大盈利空间。

但当事情出现问题——比如稳定机制失效、网络攻击或用户集中赎回时,承担后果的却往往是公共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被迫重新介入债券市场,尽管此前它已被私人发行的稳定币边缘化。美国财政部也可能不得不为抵押品提供担保。而这场危机的外溢影响,可能迫使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捍卫本币汇率、动用外汇储备,甚至不得不降息以维持资本流动的稳定。

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他国接入或深度嵌入了一个以“私有化收益、社会化风险”为核心逻辑的新型美元体系所引发的真实风险。在这个体系中,系统性波动被不断输出到全球,金融传染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这就是一种全球尺度的“食利资本主义”(rentier capitalism)。

稳定币的另一种可能:香港模式

若美国模式为循环机制打开闸门——允许以国债为抵押的稳定币进一步购债,形成货币“永动机”——那么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监管框架则呈现截然不同的路径。

香港提出的稳定币监管方案秉持审慎的“基建先行”原则,以货币稳定、消费者保护和融入主权金融体系为核心理念。与美国《天才法案》允许国债抵押的稳定币不同,香港强制要求全额法币储备,且必须托管于信托或独立账户。

香港模式的特征可归纳如下:

1)严格1:1法币抵押

稳定币必须100%由实际法币(港币或美元)支撑,禁止使用证券化资产或政府债券。储备资产须存放于持牌信托或独立托管账户,确保完全透明与兑付确定性。

2)储备资产零收益

抵押资产不得产生利息,从根本上消除发行方为追求收益承担期限或流动性风险的动机。稳定币发行被界定为信托服务,而非影子银行行为。

3)持牌机构专营

发行人须依《支付系统及储值设施条例》等现有金融基建法规持牌,监管重点涵盖治理结构、操作风险、审计追溯,并严禁储备金再抵押或挪用。

4)定位支付基建层

稳定币被明确定义为数字支付工具层,未来将衔接香港"数码港元"与跨境零售结算体系,特别是与中国内地的互联互通。

这一模式通过以下战略属性,为跨境人民币交易生态铺路:香港构建的可靠、可互操作结算层,既能支持数字人民币贸易,又不突破资本管制。在此框架下,稳定币纯粹作为支付基础设施存在。

通过法币信托托管机制,香港建立了国际公信力与审计透明度——这对人民币稳定币的跨境接受度至关重要。该框架将数字支付工具与资本市场隔离,避免了《天才法案》下可能出现的“购债-发币”递归循环风险。其底层逻辑,是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展“非投机、国家背书”金融科技的战略高度协同——尤其聚焦“一带一路”、东盟与数字丝绸之路场景下的交易应用。

全球南方应当如何应对?

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天才法案》应当成为一个促使战略集体应对的催化剂。这一回应的核心,是加快推进货币多元化进程。建立平行支付系统的必要性正变得愈发紧迫。无论金砖国家内部对于“BRICS Clear”系统(金砖国家为摆脱美元依赖、增强金融主权而提出的战略性支付系统构想)的细节讨论仍存何种分歧,如今都有更充足的理由迅速推动这一方案落地。

与此同时,各国之间以本币进行双边结算的机制也应继续拓展——事实上,这已经在发生。为应对潜在冲击,各国也可能需要加强金融防火墙。国家的储备体系与资本账户应进行压力测试,以预防美债市场动荡带来的冲击。

各国还应认真考虑对与数字美元平台相关的跨境资本流动加强资本管制。区域性国家之间也应着手建立免受美元体系危机波及的紧急流动性池。再次强调,金砖国家的“应急储备安排”(CRA)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

《天才法案》绝非仅是美国的国内金融科技举措,实为对全球美元体系的一次结构性改造——其悄然扩张美国对全球流动性的掌控力,却将风险转嫁他国。

对于全球南方国家及任何持有美债或依赖美元清算体系的经济体而言,这一动向传递的讯息再清晰不过:去美元化已非锦上添花的选项,而是关乎命脉的必然抉择。

在一个你无法治理、而一旦崩溃又必须出手救援的货币生态体系中越陷越深,没有任何真正的好处。与其坐等系统崩盘,不如主动构建一个更加多极化的全球金融架构——一个权力更分散、监管措施不被武器化、系统稳定性不被牺牲于私人利益的体系。

《天才法案》并非什么造福公众的金融突破,而是“金融化狂热”加剧的又一表现,是与实体经济价值日益脱节的“虚构资本”的扩张。

如果你曾认为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够糟糕,那么如今正在成形的制度和技术体系,将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

《天才法案》的通过,是对全世界的一记警钟。最聪明的回应,就是提前有序退出这一脆弱的体系。

倘若各国央行及货币当局正寻求以数字技术升级支付体系,并期待稳定币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那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无疑为如何负责任地推进这一进程提供了有益借鉴。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模式从制度设计上便嵌入了功能性、可兑换性与稳定性——与美国将稳定币视为生息抵押资产的思路不同,香港将其定位为"数字法币等价物",专注支付与贸易场景,杜绝投机属性。

这一模式为可信赖的数字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即便在审慎管理的资本账户体系框架内,仍能有效支撑人民币跨境国际化进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游... 玩游戏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画面卡顿,影响操作流畅度与游戏体验。卡顿可能由硬件性能、系统设置、网络...
原创 聚... 8月5日,记者获悉,天府绛溪实验室与四川省智能感算芯片与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简称“芯华创新中心”)联合...
韩政府:不会讨论“台海爆发冲突... 韩政府明确表示不会讨论“台海爆发冲突时韩国角色”这类假设性议题。这一态度彰显了韩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
一位北大教授的“去绩点”试验 请你提供具体的“去绩点”试验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创作呢。比如“去绩点”试验的目的、具体...
常宝新材料取得提高光利用率复合...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宝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提...
韩国统一部:若韩朝恢复接触,将... 韩国统一部表示,若韩朝能够恢复接触,将重启合作基金支援。这一举措彰显了韩国在促进韩朝关系缓和与合作方...
史无前例!“12年免费教育”时... “史无前例!‘12 年免费教育’时代,要来了。”这一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
仅849元!小米“悄悄”上架了... 前两天,REDMI很“低调”地上架了一款新机,还隶属于一条快三年没更新的产品线,就是REDMI Pa...
20多国高层将齐聚天津,被排除... 近 20 多国高层齐聚天津,共襄盛举,这一国际盛会彰显着地区与世界的紧密合作与交流。然而,令人意外的...
55岁,鲁豫翻身 55 岁的鲁豫,仿佛在时光的洗礼中完成了一次华丽的翻身。曾经那个以犀利主持风格著称的她,如今散发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