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获悉,天府绛溪实验室与四川省智能感算芯片与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简称“芯华创新中心”)联合共建的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的零售场景临时训练场(以下简称“训练场”)在成都高新区落地启用。
“依托天府绛溪实验室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势,我们双方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落地为核心方向,聚焦真实场景的技术验证与产业转化,打造了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芯华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部部长房锐表示,该训练场以构建真实作业环境为目标,聚焦零售行业典型任务,支撑机器人在“感知—决策—执行”全过程中的技术验证、能力训练和数据采集,搭建起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的平台。
从“可演示”走向“可部署”
推动零售机器人“先行先试”
记者了解到,训练场目前已在绛溪实验室1号楼2层正式启用,模拟了包括理货、分拣、仓储、餐饮加工、立体清洁等多个典型作业区域,部署了理货机器人、上下货平台、清洁机器人、加工机器人等多类型功能型设备。
“区别于展示型展厅,这一场地更强调任务链条完整、场景构造真实、功能配置实用,旨在为国产机器人提供可测试、可训练、可验证的基础环境。”房锐告诉记者。
为何选择零售作为首批攻关方向?“零售行业覆盖面广、作业流程标准,具备数据密集度高、任务链条长、多模态感知与实时决策并存的特征,正是智能机器人技术验证的理想场所。”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售机器人”具备改善用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的综合优势,未来在理货、补货、巡检、加工等环节将形成可观市场空间。“此外,选取零售切口,也有助于带动更多企业、技术方参与生态共建,构建成都具身智能‘先行示范’的应用基础。”
“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
推动具身智能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据介绍,围绕训练场的启用,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典型任务上形成关键技术验证与机器人功能迭代,推动部分能力模块实现落地部署;加快数据资产沉淀,建立覆盖零售核心作业流程的数据标准与资源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激活科研、产业、场景三方的互动循环;以示范“样板”带动集聚效应,推动更多具身智能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未来,我们将持续依托自身在算法、数据、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积累,聚焦训练场建设,不断深化关键技术验证和应用场景拓展,积极服务成都构建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为成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动能。”房锐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陈漪蕃 记者 黄雪松 图据受访者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