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检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体检人却不买账时,可能有诸多原因。一方面,体检往往只是对常见疾病进行筛查,无法涵盖所有潜在病症,而体检人可能正深受某些罕见或潜伏期疾病的困扰,自然不会认可体检结果。另一方面,体检过程可能存在误差,比如样本采集不当、检测设备故障等,这也会让体检人对结果产生怀疑。此外,有些人本身就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担忧,即使体检正常也难以消除内心的不安,觉得体检没检查出问题就是不准确的。总之,多种因素可能导致体检正常但体检人不买账的情况。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一句‘别指望几百块钱什么病都查出来’,虽然是大实话,却冰冷而讥讽,狠狠扎在了自己基本盘客户的心上。如果做不到给予客户足够的安全感,品牌又何以在行业中立足?”
爱康国宾CEO一句话,体检客户的天塌了。
近期,“张女士体检十年正常却突患肾癌”事件引发热议,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文章,让舆论焦点指向了爱康国宾。在微博上,“爱康国宾体检因检测不准曾被多次投诉”“爱康国宾多家公司曾涉医疗纠纷”冲上热搜。
7月30日,爱康国宾召开媒体说明会进行回应。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称,“大家想一下,大多数企业给员工做个体检,少的几百块,钱多的也就几千块钱,大家去医院看个病,你要诊断某个病,你们问问自己,大概要花多少钱。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多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至于这样的模糊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公众对于体检与看病,没有明确的边界,导致公众对体检有很多误解。”
一语既出,引发轩然大波。这一席话,可以说直接揭穿了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对于病情筛查实属“鸡肋”。
当然,爱康国宾CEO的这句话不能说完全不对,但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体检人的心理预期:客户来体检为的是什么呢?钱花了,病查不出来,你说客户心里能好受吗?
你可以说公众对体检的理解是一种误解——但你敢说,爱康国宾的事业不是建立在这种误解的基石之上?平时没有操心去消除这种误解,没有在建立合作时强调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力有限”,只是一味地利用体检人的误解获取更多信任和利润。到了关键时刻,却又把锅都甩得远远的。
一句“别指望几百块钱什么病都查出来”,虽然是大实话,却冰冷而讥讽,狠狠扎在了自己基本盘客户的心上。如果做不到给予客户足够的安全感,品牌又何以在行业中立足?
癌症患者张女士的情况,爱康国宾有没有责任,暂时还没有定论。可若是为了急于摆脱这种不确定的责任,就去打破体检客户的心理预期,也打破了行业赖以生存的信任基础,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舆情的强烈反弹,就是明证。这一番说辞,非但没能博取公众的谅解,反倒激起了消费者的激愤。体检查不出病情,真的理所应当吗?还是“装都不装了”?体检报告的含金量和可信度,也就是体检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它究竟是体检人群体的一厢情愿,还是行业集体制造的一场精密幻觉?
某种意义上,还真得谢谢爱康国宾CEO的这句话。一句话把体检行业的“天”戳破了,终于漏下来一点真实却残酷的信息。健康真的很重要,还真不能仅仅寄托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上面。那大几百带来的,或许只有一点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