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宅延村村民郭先生等人向大河报·豫视频邻妹妹帮办记者求助:去年底他通过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保险)购买了10亩土地的保险,前不久查询得知,保单上竟然只有7亩。而全村多数投保村民,都遇到了保单“缺斤短两”的情况。
29日,记者赶赴宅延村走访数名投保村民后了解到,郭先生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而后宅延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目前保险公司已有初步退赔方案。
投诉:保单“缺斤短两”,村民直呼“想不到”
据郭先生介绍,2024年底,他交费100元通过中华保险购买了10亩土地的保险。6月29日,其手机接到一条信息,显示他购买的保险正在进行为期3天的定损理赔结果公示。7月2日,他再次收到信息,显示核赔手续已完成,理赔数量0.5亩,理赔金额255元。而宅延村凡是购买保险的村民,基本都收到了此类信息。
明明投保10亩,为何只理赔0.5亩?带着疑问,郭先生儿子查询保单后又吃了一惊:明明投保了10亩地,保单上却显示只有7亩!
和郭先生家情况一样,宅延村很多投保村民都遭遇了保单“缺斤短两”的情况。采访现场,村民郭强(化名)等人向记者展示的电子保单信息显示,投保土地有4亩、6亩等数量不等,都不足10亩。村民则称,他们当初投保的都是10亩。因为保险公司有要求,每家最多投保10亩,所以村民大多投了10亩。
近几年,宅延村民很多都购买了此类保险,因为之前从未理赔过,所有“从来也没见过保单”。
质疑:没报保险、没见理赔员,保险公司核赔信息咋来的?
记者采访中获悉,除了保单“缺斤短两”,赔付标准同样让村民“想不通”。
村民电子保单显示,该保险生效日期是2025年1月27日零时起至2025年6月30日23:59止。理赔信息显示,出险、报案、立案的日期均为2025年5月21日,结案、支付信息均为2025年7月2日。
而投保村民均向记者证实,他们多是6月底收到理赔公示信息,7月初收到核赔信息。此前他们从未报险,从未接到过理赔员的电话核实情况,也没见过理赔员或其他任何人到地里实际查勘。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保险又是如何完成出险、报案、立案、结案、支付等诸多理赔流程的呢?
郭先生等村民称,问题发生后,中华保险洛宁支公司一名张姓负责人曾到村里解释情况。当时的回复是,具体赔付金额是由农业农村局专家查勘后最终确定的。
“对于这种说法,我不能接受。”郭先生说,一份投保人从未见过的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查勘的赔付标准,如何让人信服?当他向保险公司张姓负责人提出上述疑问时,并未得到正面答复。
进展:保险公司已有初步退赔方案
带着村民的疑问,记者与宅延村负责此事的村干部李孝峰取得联系。对方坦言,统一收取村民的保险费后,便如实移交给了村委会,村委会再交到保险公司。
对此,中华保险洛宁支公司张姓负责人声称:“可能是系统推送的时候有些信息不太准确,现在正在处理。”至于具体的处理方案,对方并未透露。
7月29日,记者电话联系宅延村党支部书记李伟青(音)得知,针对村民反映的保险问题,目前已经有了一个解决方案:保险公司将对村民反映的保单上少的亩数,按照每亩25元的标准进行赔付。与记者通电话时,他正在洛宁县城一家农行网点办理此事。而村民郭先生也向记者证实,29日中午开始,已有投保村民陆续收到村支书个人账户转来的退赔款。
针对此事,大河报·豫视频邻妹妹帮办团记者将持续关注。(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曹杰 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