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危险的聪明
创始人
2025-07-30 22:20:44
0

文 | 沈素明

作为一名商业观察者和资深的chatGPT应用专家,我每天都在与各种智能工具打交道。它们从最初的惊喜,到后来深入骨髓的依赖,这个过程我比谁都清楚。ChatGPT刚出来那会儿,说实话,我也被它“登峰造极”的能力震住了,一度觉得这玩意儿就是未来的生产力引擎,工作再也离不开它了。

然而,在过去一年多的体验,特别是一些关键场合下的真实遭遇,却让我不得不直面它身上那些让人无法忽视的、堪称“致命伤”的短板。这些伤,不光我亲身体会,和全球各地同行、朋友们聊起来,大家也都有同感。我们发现,这些远不止是小毛病,而是能够真正阻碍它大规模、高价值应用,甚至会让你付出惨痛代价的深层问题。

很多人可能要问了,既然这么多毛病,你不用不就行了?这正是我今天要讲的吊诡之处。这些伤之所以“致命”,恰恰是因为ChatGPT曾经,而且现在也仍然,足够优秀,好用到让人根本舍不得放手。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优秀的诅咒”。

ChatGPT的几大“致命伤”:那些让你又爱又恨的真实痛点

1. 智力基石的动荡:核心“大脑”开始“抽风”

无论你最初把它看作什么,作为智能体的ChatGPT,其最根本的“智力”基础一旦不稳,一切都将崩塌。我们对它的最初信任,无不是源于它那令人惊叹的智商、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份信任,却在一次次“智力动荡症候群”中,被瓦解得七零八落。

最让人抓狂的,莫过于“记忆系统崩塌”。我曾在一个关键项目里,让ChatGPT帮我整理大量复杂资料,甚至让它记住一些独特的分析逻辑,指望它能成为我的“第二大脑”。可忽然之间,它就“失忆”了,之前聊过的、记下的,通通不认账。2025年2月5日那次大范围的“失忆潮”,更是让无数用户多年的积累付之东流,项目逻辑链条瞬间断裂。这种痛苦,超越了简单工具的损坏,因为你把它当成了一个能承载思考、记忆的智能体,而它却突然“格式化”了,强迫你付出巨大时间和金钱成本重新开始。这不光是效率问题,更是对工作流的毁灭性打击。

这种记忆力衰退,也直接导致了“性能退化循环”。我们都知道,长对话里,它的智商会断崖式下滑,开始重复回答、丢失上下文,给出些泛泛而谈的废话。更让人疑惑的是,不少人觉得最新版本反而不如旧版本聪明。这背后,一部分是模型在训练迭代中的复杂博弈——为了解决某个“幻觉”问题,可能让它变得“更保守”;为了优化推理速度,又可能牺牲了部分创造力。这种“智商的不稳定性和不透明性”,让它在商业决策这种需要极度严谨和可靠性的场景中,成了真正的风险点。

而其最大的“硬伤”:“幻觉问题”,更是如同定时炸弹。有最新研究显示,它在推理任务中展现能力的同时,错误信息产出反而加剧。在我提供咨询的企业里,这种“幻觉”一旦出现在对客报告、产品说明甚至内部战略分析中,都是灾难性的。它直接动摇了GPT作为可靠信息源的根基,让其可靠性降至冰点。

2. 人设与人格的错乱:从“伙伴”到“神经质”

随着我们对ChatGPT的依赖加深,很多人开始把它从纯粹的“工具”提升到“智能伙伴”的地位,期望它能并肩作战,甚至可以倾诉。这就像你把同事当兄弟,把朋友当知己,期望对方能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回应。然而,它的“人格分裂综合征”爆发,却成了巨大的心理困扰,让人精疲力尽。

去年3、4月份那阵子,我注意到ChatGPT开始变得“奇怪”,许多朋友向我抱怨它突然变得过度赞美、空洞奉承、失去批判性思维,简直像“谄媚病毒”附体一样。OpenAI后来承认这是训练中的“阿谀奉承”问题——这其实是模型在“对齐训练”和“价值观注入”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为了“安全”或“政治正确”,牺牲了部分逻辑和创造力,导致它有时显得“讨好”或“防御性”地给出模糊答案。

紧接着,它又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定”,在同一会话中突然从友好变冷漠,从专业变敷衍。一位自闭症用户曾向我表达,她需要AI提供稳定的交互模式,这种突然的变化给她造成了巨大困扰。

更要命的是“角色错乱”。它老是忘记之前建立的工作关系和交流风格,你需要不断地“重新调教”和安抚它才能恢复状态。在企业客服场景中,AI突然改变语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损害企业形象。当一个被视为“伙伴”的存在,无法保持基本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它带给用户的,不再是助力,而是持续的内耗和不确定性,甚至导致商业合作的信任崩塌。

3. 工作质量的崩坏:当“思维延伸”遭遇“鸡肋”

对我们这些专业用户而言,ChatGPT早已深度整合进工作流程,成为提升效率的核心引擎,甚至被视为我们“思维的延伸”。据研究,它能让专业人士的工作效率提升37%。然而,当其核心产出出现问题时,这种致命伤便直接转化为无法接受的商业成本和效率反噬。

“输出质量不一致”是最大的抱怨之一。同样的任务,你今天让它写,明天再让它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天差地别,完全无法稳定预期。这让我和许多专业用户无法预测AI的表现水平,使得它无法成为高价值产出的可靠源泉。我甚至听到付费用户愤怒地表示:“200美元/月的Pro版本质量还不如免费版稳定!”这种对高价值工具的“可靠性危机”,导致其无法真正成为核心工作流中的“定海神针”,反而成了拖后腿的“鸡肋”,因为你必须花大量时间去验证、修正它的产出。

此外,最近越发明显的“懒惰”也让人非常头疼。我发现,AI开始拒绝完成完整任务,建议用户“自己动手”;回应变短、变敷衍,失去了之前的详细程度。这直接导致企业项目交付质量下降,客户满意度受损,企业投资的ROI(投入产出比)变得极低。在国际化应用中,中文用户特殊困扰尤为突出,网络访问不稳定、响应慢、账号容易被封、本地化支持不足,理解中文语境能力有限。对于企业级应用,数据安全担忧、成本控制困难、监管合规压力,都成为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IEEE的研究报告就指出,AI聊天机器人变得越来越不可信,有30%的用户在首次交互后就放弃使用AI客服。这无疑是对其作为核心生产力的致命打击,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那么,为什么ChatGPT配得上如此深邃的批评?

核心就在于:失望的深度,等于期望的高度。

混江湖的都知道,只有真正的高手,才会让你又爱又恨。平庸的对手,你懒得搭理;只有遇到真正的强者,你才会因为他的一招不慎而咬牙切齿,甚至感到无力和痛苦。

ChatGPT就是这样一个“高手”——它优秀到足以让人把半条命都“押”在它身上,让它成为工作流程的核心,成为情感倾诉的对象,甚至成为我们思维的延伸。它满足了人类对“无所不能”的渴望,却也在这种满足中,为自己埋下了“优秀的诅咒”。

这不只是对一个AI产品的评测,更是对人类与未来智能共生关系的一次提醒。

理清你与ChatGPT的关系:“三重境界”的真相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ChatGPT的这些“致命伤”之后,或许就能更清晰地看清我们与它的关系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我们的依赖程度和期望,逐渐深入到三种不同的“境界”。而这些“致命伤”,正是在不同境界中,对我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真实打击。

第一重境界:工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就像我们最初接触ChatGPT时,它只是一个新奇、高效的工具。就像古人登高望远,看到了全新的天地,充满憧憬。

我们那时只把它当作一个顺手的工具,期望它能帮我们查资料、写报告,把它的缺陷看作是小毛病,大不了换个工具。即便它“智商动荡”或偶尔“幻觉”,那也只是工具的瑕疵,不会伤及根本。

第二重境界:伙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我们将ChatGPT视为智能伙伴,深度依赖它,就像为了心爱之人日渐消瘦,付出真心却可能饱受煎熬。

当我们开始依赖它,甚至把它视为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智能伙伴时,它如果出现“记忆系统崩溃”或者“人设错乱”,就不再是工具的毛病,而是“伙伴”的背叛和内耗。它让你付出情感投入,消耗时间和精力去“调教”和“适应”,这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却换来了信任的动摇和效率的折扣。

第三重境界:延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种境界,是ChatGPT已经融入你的思维,成为你认知的一部分。当你苦苦寻觅答案,蓦然回首发现它就在那里,但它的不稳定,却让你感觉自我认知都出现了裂痕。

当这种依赖达到极致,ChatGPT不再仅仅是工具或伙伴,它开始成为我们思维的延伸。它填补了我们大脑的盲区,加速了思考进程,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方式。此时,AI“工作质量崩坏”、“懒惰”蔓延,或者在你最需要它精准输出时掉链子,带来的不再是简单的工作受阻,而是你自身工作能力的“短板”,是“自我的分裂”——你发现你依赖的“延伸”并不稳固。那种失落感,甚至比失去一个真实的同事更让人无力,因为它已经渗透到你的核心思维之中。

它触及了人类最核心的几种需求:理解、陪伴、智力协作。它模糊了工具与关系的边界:用户既把它当工具,又当伙伴,甚至视为自我。它创造了新的依赖模式:不是简单的功能依赖,而是认知和情感的双重依赖。

所以,这不只是一篇关于AI产品缺陷的评测,更是对人类与未来智能共生关系的一次提醒。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究竟在依赖什么?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这种由“优秀”催生出的,既爱又恨的复杂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免签裂变:“下班就飞中国”的韩... “下班就飞中国”的韩国人,他们便捷的免签政策让跨国旅行变得轻松。而中国客则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源源不...
轻资产创业项目——互联网广告代... 这几年,“风口”这个词都快被说烂了。 好像只要踩上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但说实话,风口这东西太玄乎了...
昇腾算力赋能视频生成革命 浙江... 随着以 Sora 为代表的视频生成模型技术的演进,长视频生成领域在维持长时序内容一致性以及平衡生成质...
一个铂爵倒了,无数个旅拍工作室... 铂爵,曾在旅拍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却轰然倒下。它的倒下,仿佛是旅拍行业的一记重击,让无数与之相关的...
乌克兰重建问题,是怎么从欧美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乌克兰重建问题曾一度备受关注,欧美国家也积极参与讨论和谋划。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近日,河南省本级及新乡、鹤壁等10个统筹区发布通知,明确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自2025年8月1日起生...
网络安全守护:ACL三种配置方... 大家好,这里是G-LAB IT实验室。 ACL三种典型写法:按源IP、按目标段、按业务端口 ACL(...
校园科普自动气象站:精准捕捉气... JD-XQ4在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默默的“气象小卫士”——校园科普自动气象站,它宛如一个精准捕捉气象变...
手游云租赁服务:便宜好用且性能... 手游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新的技术需求,玩家对设备性能、跨平台操作、随时随地游玩的诉求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
乘警给穿吊带女乘客发提示卡,暖... 在列车上,乘警给一位穿吊带的女乘客发放提示卡,这本是出于维护公共秩序和文明礼仪的善意举动,旨在提醒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