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在某些局势下面临困境,曾试图向美国发出求救信号,希望美国能出手相助。然而,特朗普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渐渐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中国一直以来在该地区保持着冷静与克制,按兵不动,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智慧。相比之下,美国的介入往往夹杂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博弈,可能引发更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也让特朗普明白,中国的淡定背后是对地区局势的精准把握和长远规划,而不是盲目行动。美国若不能真正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或许难以在柬埔寨的问题上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冲突已经持续了5天,双方终于要坐下来谈了。不过,作为中间人介入的特朗普,在正式加入了劝和促谈行列后,才发现情况跟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选择按兵不动,具体情况如何?
随着泰柬冲突持续,兵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柬埔寨逐渐落入下风,首相洪玛内想要美国“救场”,准备让外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致电泰柬领导人要求马上停火,但效果不佳。此后,特朗普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因为在冲突的第5天,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就宣布,泰柬两国领导人将亲率代表团,在本周一抵达马来西亚进行停火谈判。显然从一开始,泰柬两国就决定争端要在东盟框架内解决,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自然是最合适的调解人。特朗普强行介入,只被东盟安排了一个“协助者”的角色。而且,东盟还邀请中国加入谈判,这显然是为了遏制美国。很明显,特朗普的做法已经激怒东盟各国,他应该明白,为什么中国一直按兵不动。
不过,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调停”失败,在去年的美国大选期间,他就承诺上台后24小时就促成俄乌停火。但在第二次入主白宫后,特朗普又把俄乌调停期限改为半年。然而,特朗普所谓的“调停”,只是单方面与俄罗斯方面进行接触,不仅把乌克兰踢出谈判桌,也不理会跟随美国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欧洲。而在屡次“调停”不成后,特朗普又恼羞成怒,给俄罗斯划下50天期限,要求俄乌必须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对俄加税100%。但特朗普的做法,反而让俄罗斯总统普京看穿他已经没有手段了,迅速启动了红军城战役。
而且,东盟各国对美国非常不信任。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只参加了一次东盟峰会,对东南亚局势完全不感兴趣,这与前任奥巴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拜登上台后,虽然重拾对东南亚地区的重视,还推动了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成立,但这种“重视”只停留在表面,东盟各国依然没有从美国这里获得什么实质性好处,还被不断引诱“站队”。反观中国,已经与东盟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还帮助印尼和老挝修建了高铁,并推动泛亚铁路网建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东盟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在中美之间站队。
至于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大概率会在短期内停火,因为双方继续打下去,都不会成为赢家。一方面,泰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等方面优势很大,柬埔寨只能在陆地上有一战之力,但在海军、空军等技术兵种方面就没有任何办法;另一方面,如果泰柬冲突升级,就可能演变为山地战、丛林战,使得双方的冲突被拖入消耗战中,谁都难以承担这个代价。事实上,泰国和柬埔寨现在的分歧,就是后者希望无条件停火,但前者想要对方主动求和,这不是无法调和的矛盾,看好东盟能调停局势。
上一篇:一碗粉何以破“卷”而出
下一篇:见微知沪|上海的AI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