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美国犹他州的沙漠里,一个篮球大小的金属罐从天而降。里面还装着100克碎石。原来,这是“奥西里斯-REx”探测器,从5亿公里外的小行星“本努”上采回来的样本。据悉,科学家在这100克样本里,发现了20种氨基酸。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人类都是“外星生命”呢?
“奥西里斯-REx”探测器,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打造的,体积相当于一辆小型校车。其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后长6米、宽2.43米、高3.15米,净重880公斤,加满燃料后重达2.1吨。
而且,这台探测器搭载了5台顶级科学设备,比如,热发射光谱仪、激光高度计等等。其中,机械臂末端的“TAGSAM采样器”,内置了高压氮气罐,通过喷射气流,将小行星表面的尘埃和碎石吸入采样舱。据了解,NASA开展这次采样任务,前后预计花费了12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小行星“本努”作为采样对象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颗直径仅500米的小行星,堪称太阳系的“活化石”。它形成于45亿年前,比地球还早1000万年,表面覆盖着从未经历过地质活动的原始物质。
而且,贝努属于富碳小行星,这类天体被认为是早期太阳系有机物的“储存库”。2018年,探测器环绕贝努时,就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了水合矿物的痕迹。
不过,贝努的“危险性”同样引人关注。科学家计算,它在2175-2199年间,有1/2700的概率会撞击地球,属于高风险近地天体。
2020年10月,“奥西里斯-REx”伸出机械臂,像“蜻蜓点水”一样触碰小行星表面,用氮气把碎石吹起来,再吸进采样罐。整个过程只有6秒,稍有不慎就会被小行星的引力捕获,永远留在太空。
那么,科学家发生的20种氨基酸,能说明什么问题?
据悉,这次发现的20种氨基酸里,有7种和地球生命必需的氨基酸重合,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等。不过,这其实不算多。因为1969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生的默奇森陨石里,就发现了70种氨基酸,其中也有生命必需的种类。
可是,关键的区别在于,“本努”的样本更“干净”。因为,默奇森陨石落在地球后,有可能已经被土壤污染了。而“奥西里斯-REx”的样本,是在无菌环境下采集和保存的,能确定这些氨基酸确实来自太空。
目前,科学界对于生命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中,主张“外星起源说”的人觉得,早期地球经常被小行星撞击,这些陨石带来的氨基酸,可能在原始海洋里慢慢组合成生命。
但是“本土生成说”却认为,地球早期火山活动频繁,大气里有甲烷、氨气等气体,在闪电作用下能自然合成氨基酸。所以,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
在我看来,从小行星“本努”采集回来的这100克样本,虽然无法直接证明地球生命来自于宇宙,但是却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上一篇:释永信:嗜欲深者天机浅
下一篇:全国首个机器人博士被上戏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