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的局势中,F - 16 与火箭炮展开了一场激烈对决。然而,局势却突然迎来闪电停火,这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而一段幕后录音更是爆出惊人内幕,泰国女总理在其中竟称呼敌酋为“叔叔”,这一称呼背后或许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与利益纠葛。这一系列事件让人们对地区的政治动态和军事态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些看似寻常举动背后所蕴含的深远影响。
柬埔寨和泰国边境交火持续数天后,两国领导人终于7月26日双方发布的声明中确认举行停火谈判。
当地时间周日(7月27日)凌晨,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表示,柬埔寨同意“两国武装力量立即无条件停火”的提议。他还提到,自己之前早就向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呼吁过停火。
泰国外交部的声明则更为谨慎,表示希望看到“柬埔寨方面的诚意”,但与此同时也声明泰国希望“尽快举行双边对话,以制定最终和平解决冲突的措施和程序”。
01
这场生死博弈始于7月24日清晨,柬埔寨士兵在泰柬边境发现六名全副武装的泰国军人,随后枪声打破了持续数月的紧张对峙。双方交火迅速升级,战火沿着508英里的争议边境线蔓延至至少六个地点。
当柬埔寨的BM-21火箭炮射向泰国素林府时,泰国空军F-16战机呼啸升空,对柬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战报在两国国防部网站滚动更新:34名平民与军人死亡,20万人逃离家园,边境口岸关闭,大使互相驱逐。
这场看似突发的冲突,实则埋藏着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伏笔:1907年,法国殖民者绘制的柬埔寨地图与暹罗(今泰国)版图出现重叠,11世纪建造的柏威夏寺成为争议焦点。时间来到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首次裁决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泰国虽撤出寺庙却始终主张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主权。
而到2008年,柬埔寨申遗成功引爆新争端,双方在古寺周边交火造成20人死亡。在2011年,国际法庭再次确认寺庙主权属柬,但泰国拒绝承认对争议地区的管辖权
“柬埔寨在海牙赢了官司,泰国至今耿耿于怀,”曼谷分析师菲尔·罗伯逊一针见血,“这里涉及文物归属、跨境贸易,更关乎政治生命——任何让步都是自杀行为。”
02
真正的导火索始于今年5月,一名柬埔寨士兵在边境摩擦中丧生,泰方指控柬方在争议区布设新型俄制地雷,导致三名泰国士兵断肢致残。柬埔寨反驳称这些是20世纪战争遗留物,谴责泰方“毫无根据的指控”。
7月22日又有五名泰军被炸伤,泰国随即关闭所有东北部陆路口岸。外交战同步升级:24小时内,两国大使被互相驱逐,柬埔寨宣布将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文化经济制裁接踵而至:泰国影视剧在柬埔寨遭禁播,泰国水果蔬菜被挡在关外,甚至跨境电网和国际光缆也被切断。
同时,帕查拉·钦那瓦总理正面临执政生涯的最大危机。外泄的通话录音显示,她向柬埔寨实际掌权者洪森恭敬地称呼“叔叔”,还批评本国军方。在泰国特殊的二元君主立宪制下,此举被视为动摇国本,执政三十年的西那瓦家族遭遇严峻挑战。
“泰国政府绝不能示弱,”新加坡智库研究员桑格利分析道,“士兵触雷、平民伤亡已引爆民意怒火,克制政策正在耗尽公众信任。”
而在金边,分析人士指出洪森可能借战局为儿子铺路:“他需要把儿子塑造成战时领袖。”洪玛奈虽已接任首相,却始终活在父亲的政治阴影下。
03
而在柬埔寨,洪玛奈的停火声明暗藏政治智慧,这位去年刚接任首相的“政二代”需要证明自己不仅是洪森的儿子。东南亚问题专家分析:“当边境士兵看着首相府下达停火令时,他们期待的是一位能平衡民族尊严与现实利益的领袖。”
尽管停火声明已经发布,边境的夜晚依然危机四伏。7月27日,达莫安通寺周边再次响起枪声。泰国第四军区司令披集亲抵前线督战:“我们仍保持最高警戒级别。”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则连夜播放边境小学被炮火摧毁的画面。
当边境村庄的难民在临时帐篷里躲避炮火时,国际社会正全力扑灭这场战火。中国外交部对局势深表关切,愿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可能中止与两国的贸易协定谈判;东盟将紧急协调马来西亚作为调停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愿提供“一切必要协助”。
7月28日,泰柬领导人将在吉隆坡举行会谈。但曼谷街头的抗议者举着阵亡士兵照片高呼:“用大炮说话!”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则循环播放F-16轰炸的画面,播音员声音激昂:“侵犯领土者必遭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