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律师团队积极为其申请“戒护投票”,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明日,相关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件,各方目光聚焦于此。“戒护投票”这一特殊申请,背后反映出诸多复杂的法律和政治考量。柯文哲方面期望通过这一方式为其争取某种权益或表达特定诉求,而法院的审理将对这一申请进行深入探究和裁决。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将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和法律领域留下深刻印记,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23日报道,台湾7月26日罢免投票将至,前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仍因京华城案被羁押禁见中。柯文哲妻子陈佩琪日前表示要通过律师帮柯文哲申请“戒护投票”,由于没有先例,引发社会关注。民众党立法机构党团主任陈智菡23日表示,23日早律师完成递状,“最高行政法院”稍早通知,将于24日上午9时40分开庭审理。
报道称,针对柯文哲申请行使投票权的最新状况,陈智菡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最高行政法院”稍早通知,将于24日开庭审理是否让柯文哲7月26日行使投票权。
陈佩琪于20日在民众党反罢免集会中表示,自己已收到她与柯文哲的罢免投票通知单,希望能和柯文哲一起投下反罢免票,所以请律师帮柯文哲申请投票权,“我会去投,我也期待我的先生(柯文哲)会一起去投下反罢免一票”。
台湾东森新闻云此前报道称,各界关注柯文哲是否能完成罢免投票,对此,陈佩琪表示,不知道柯文哲的投票通知单是什么单位寄出来的,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柯文哲没被剥夺政治权利,所以当天有出来投票的权利。她说,会依规定申请,台北看守所要怎么“戒护投票”,要几十个人戒护、要戴颈圈、手铐、脚镣都没问题,他们会遵守规定。
有台媒22日在报道中提到,台当局“矫正署副署长”林明达称,“戒护投票没有先例,必须要根据法院的裁定,再来做后续的处理”。今日新闻网称,台湾真理大学法律系主任吴景钦接受采访时分析称,台法务部门不可能放行柯文哲投票,一定会被舆论挞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