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记者从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贵州大数据产业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具备了一定基础。当下,贵州现在正在推动算力、数据、应用和产业协同联动,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其中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为千行百业装上“智能钥匙”、插上“数智化翅膀”,现在贵州已在全省24个重点产业、打造了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
坚持在丰富应用场景上发力
贵州依托华为、DeepSeek等基础大模型,在工业、旅游、农业、乡村治理这些领域“小切口”进行破题,加快打造“AI+行业”大生态,取得不错的成效。比如,生产型企业,遵义铝业用AI技术优化了电解铝、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的一些参数,预计每年能省1700多万度电,这个数字还是很惊人的。比如,贵州还推出了旅游智能助手“黄小西”,这是以贵州最有名的景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来命名的智能体,不管旅游达人还是旅游小白,都能享受到贴心的智能服务。
坚持在建强平台和人才支撑上发力
贵州下大力提升贵州的“国字号”平台,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要建设省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产业孵化中心,努力把技术研发的地基打得更加牢实。同时,贵州还围绕着产业需求来培养人才,现在在贵州的大学和高职院校已经设立了68个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来培养人才。
坚持在抢抓未来产业上发力
目前,贵州在电子信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引入了AI“动力引擎”,抢抓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赛道,争取跑出加速度。
记者/李彦君 冯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