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录取通知书本应是一份承载着学子们喜悦与期待的文件,然而如今却出现了附带广告的现象,这种行为着实让人无语。录取通知书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它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对学生的认可。在这份庄重的文件上夹杂广告,无疑是将商业利益置于教育的尊严之上,严重损害了录取通知书的神圣性。学校应该保持教育的纯粹性,让录取通知书回归其本质,而不是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做出这种丢分的举动,这种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白驹
高中录取通知书中不仅有常规内容,还有广告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7月21日,针对网传石门县在高中录取通知书中混入广告单一事,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查,石门县各高中学校在制作密封录取通知书时均没有放入任何宣传单。各初中学校中,仅有一所镇中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向34名学生在密封的录取通知书之外,同步发放了某眼镜店优惠宣传单。具体情况是:某眼镜店提出为皂市镇中心学校考取县一中、二中的学生赠送一张购买眼镜的优惠宣传单。石门县教育局已约谈该校负责同志,并将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有意思的是,通报专门强调,学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一并发了该优惠宣传单,此宣传单系额外附送,不在密封的录取通知书之内。似乎这样一来,宣传单是宣传单,就和录取通知书实现了形式上的切割,就不能说“高中录取通知书中混入广告单”了。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这种安排,并不能减轻庄重的录取通知书被“冒犯”的性质。
这么说并非夸张。高中录取通知书是对学生初中学涯表现的认可,代表着一个人高中阶段的开启,因而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换言之,它是单纯的、非功利的。但广告单的附带,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份庄重和荣耀,给很多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不佳的观感。对这个问题,不可小视。
虽说这一广告单主打一个“优惠”,但广告就是广告,把它和高中录取通知书放在一起,很违和,很不应该。校园和眼镜店,一个在商言商,一个在教言教,本无交集,更无合作必要,如今却借由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机缘深度“绑定”,难免引人联想。
有网友提出,要好好查一查这起事件背后有无利益输送。既然有关方面承诺依纪依规进行处理,那就应该针对网友质疑进行严肃调查。此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得给公众一个交代。
此外,眼镜店精心挑选出少部分考取县一中、二中的学生,赋予其优惠的资格。这本身就反映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一副眼镜折射出对于中考结果的功利性视角,这样的眼镜,也就成了“势利眼”。倘若那些没有考上一中和二中的同学知晓这种区别的存在,会作何感想?对商家又会形成何种印象?
作为校方,本该对这种“看人下菜碟”“人分三六九等”的现象保持距离,以示基本格局,怎能反而与之亲近?这样做,又在向学生和家长传递何种价值观?这所学校的领导,真的是好生糊涂。
学生初中毕业后配眼镜,是常见现象。但这个现象本该是一种正常的消费行为,而不能成为被设计的、被安排的“奖赏”“优待”。对此保持警觉是对的。相比之下,校方的表现难免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