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吃瓜,一场最脏奇案如炽热火焰般猛烈烧向特朗普!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与热议。从司法程序到舆论漩涡,每一个细节都如同燃烧的火星,炙烤着公众的神经。各种证据与线索交织,仿佛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将特朗普卷入其中。这不仅是一场法律层面的较量,更是对其政治生涯的重大考验。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此,人们在吃瓜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这背后的政治、权力与道德的博弈,这场“最脏奇案”注定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6年前,杰弗里·爱泼斯坦“自杀身亡”,可能很多人以为这场牵扯无数权贵的肮脏大戏会戛然而止。但它留下的巨大阴影,至今仍笼罩着美国政治的神经中枢,让很多人感觉有一颗定时炸弹在滴滴答答地读秒。
《华尔街日报》17日独家爆料称,通过查阅文件,他们发现爱泼斯坦2003年庆祝50岁生日时,其前女友、社会名流麦克斯韦尔为他制作了一本生日纪念册,其中收录了数十人寄来的“露骨”信件,其中一封来自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华尔街日报》说,他们看过这封署名特朗普的信,内容粗俗不堪,还用马克笔勾勒出一名裸体女性轮廓。《华尔街日报》对于这封信的描述撬开了公众对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名单的好奇。
在《华尔街日报》发出报道后,特朗普恼羞成怒,他在社交媒体发帖,抨击该媒体关于他与爱泼斯坦之间通信的报道是“虚假、恶意和诽谤性的”,他将“很快”起诉《华尔街日报》,包括其母公司新闻集团和所有者默多克。
爱泼斯坦曾是一名高中老师,后经学生家长引荐踏入金融界,成立专为超级富豪服务的财务管理公司。他曾将一座私人岛屿打造成所谓的“萝莉岛”,大规模组织与未成年少女的性交易活动,为来岛上的权贵们提供恋童性服务。他诱捕未成年人走入陷阱,构筑起庞大的“性服务网络”,而麦克斯韦尔则“忠诚”地帮他寻找、贩卖“合适”的花季少女。
2019年,在警方掌握了大量证据之后,爱泼斯坦因涉嫌组织性交易及合谋拐卖未成年女性而被捕入狱。离奇的是,一个月后,等待审判的爱泼斯坦在狱中死亡,法医称他是“自缢而亡”,但有诸多细节受到舆论质疑,比如舌骨骨折(通常与谋杀勒死有关)、当晚无人检查的牢房、坏掉的摄像头……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评价一针见血:爱泼斯坦是“适时的死亡”。 2022年,麦克斯韦尔因帮助爱泼斯坦对未成年女性进行性剥削和虐待等罪名被联邦检察官判处20年监禁。
▲爱泼斯坦资料图(图源:网络)
爱泼斯坦死了,但他的“遗产”仍在发酵。2024年1月,爆出了一份长达943页的“萝莉岛”名单,不少显眼大人物的名字再次被提及:克林顿夫妇、奥巴马夫妇、英国安德鲁王子,迈克尔·杰克逊,大卫·科波菲尔,甚至包括霍金。从那以后,围绕“萝莉岛”的名单,爱泼斯坦的“同伙”都有谁,一直是全球媒体竞相报道、世界各国公众热闹吃瓜的流量话题。
不过当时美媒指出,这些文件不是爱泼斯坦的客户名单。法庭文件中出现某些名字,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曾参与爱泼斯坦组织的性交易,仅能说明他们之间有过交往。特朗普的名字也出现在文件中,但由于特朗普和爱泼斯坦本就有过密切往来,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争议。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纽约》杂志2002年刊登了一篇关于爱泼斯坦的个人简介,其中引用了特朗普的话。“我认识杰弗里15年了。他是个很棒的家伙,”特朗普说道。“和他在一起很有趣。据说他和我一样喜欢美女,而且很多都比较年轻。毫无疑问,杰弗里很享受他的社交生活。”
两人都表示,后来闹翻了。特朗普表示,他们的友谊在爱泼斯坦于2008年承认引诱未成年人卖淫、在监狱服刑并被登记为性犯罪者之前就结束了。2019年爱泼斯坦再次被捕时,特朗普表示他大约15年没和爱泼斯坦说过话了。
▲1997 年,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在海湖庄园(图源:华尔街日报)
今年 2月,美国司法部公布了200多页爱泼斯坦文件,用美联社的话说,文件大多已在公共领域流传多年,并没有包括任何有关性交易案的新爆炸性新闻。
但是也是今年2月,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声称,爱泼斯坦的客户名单“现在就放在我的办公桌上等待审查”。
然而到了7月7日,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联合发布了一份爱泼斯坦案的认定书,称没有“客户名单”和“可靠证据”证明爱泼斯坦勒索过知名人士,认定书还称爱泼斯坦死于自杀。此外,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本周三解雇了检察官莫琳·科米,她曾负责受理爱泼斯坦和麦克斯韦尔的案子。
这一连串操作,看着都像是在刻意掩饰什么。路透社/益普索周三结束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9%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联邦政府隐瞒了爱泼斯坦客户的详细信息。
本周二,当记者问特朗普,司法部长是否告诉了他,他的名字出现在任何(爱泼斯坦案)记录中时,特朗普回答说:“没有,没有”,并声称这些文件是由奥巴马、拜登等人编造的。
这场“罗生门”已经把美国搅得四分五裂。据报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创建了一个X账号,每天问一遍“特朗普公布爱泼斯坦文件了吗?”,每天回答一次 “没有”。
更讽刺的是,共和党内部也炸开了锅,《华盛顿邮报》认为这让“共和党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7月15日,共和党籍众议长约翰逊在播客里表示,他支持公布爱泼斯坦文件。曾经热烈追随特朗普的极右翼共和党议员格林,也对特朗普不公布文件失望不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副总统彭斯16日呼吁特朗普公布与爱泼斯坦案相关的所有记录,称“现在是透明的时候了”。
之前跟特朗普大闹“分手”的马斯克16日在一个多小时内连发13条贴文,猛烈抨击特朗普关于“爱泼斯坦案文件是左翼人士制造的骗局”这个说法。美国《野兽日报》提到,马斯克是最强烈反对白宫对爱泼斯坦案保持沉默的声音之一。他曾表示,曝光爱泼斯坦案文件将是他新成立的“美国党”的首要任务。
▲马斯克资料图(图源:网络)
面对汹涌的质疑,特朗普将这一切都归咎于民主党的阴谋。特朗普周三驳斥了对爱泼斯坦同伙的审查,称其有政治目的。 “这是一个大骗局,”特朗普说,“它是由民主党人发起的。它已经由民主党人操控了四年。”他还说,此事是由一些为民主党人工作的“愚蠢的共和党人”推动的。
就在《华尔街日报》曝光信件后,特朗普又发帖称,司法部长邦迪应该“提交所有相关的大陪审团证词,但需经法院批准”。邦迪发帖称,“我们准备在周五向法院申请”,“公开大陪审团的证词记录”。
这场戏的走向越来越扑朔迷离:特朗普是要“自证清白”,还是用“公开证词”拖延时间?即使公布,证词记录能公开多少实质性信息呢?会不会又像2月那个200多页文件一样,炒的都是“冷饭”?司法部为何出尔反尔?所谓的 “客户名单” 到底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被谁牢牢攥在手里?随着各界对爱泼斯坦文件的关注愈演愈烈,这种关注本身已经像熊熊烈火一样灼热。而现在,被烤得最难受的那个人,就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