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金融服务20条,征求意见
创始人
2025-07-17 08:22:20
0

7月16日,为进一步集聚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优化金融生态,更好推动“两高四着力”实施落地,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

方案提到,到2025年底,全省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更加精准有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万亿元,信用债发行3000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绿色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未来3—5年,实现金融要素配置与“两高四着力”有机融合,金融“五篇大文章”提质增效,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升,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地方金融风险大幅收敛,金融生态更加优化。

  主要任务  

(一)聚焦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1.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落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储备和推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项目对接,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用好用足8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应收账款、票据、仓单和订单融资等方式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链群,充分运用省市县金融服务专员、行长进万企、金融会客厅等工作机制,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2025年全省组织政金企对接3000场以上。

2.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探索“股贷债保”联动,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推动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提质扩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破冰、信用贷扩面行动,力争2025年末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组织金融机构与中原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开展深度产融对接。实施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行动,强化重点培育和常态化发债辅导,力争发行更多“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探索建立“科技金融联盟”“科技保险共保体”,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

3.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推动涉农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占比不断提升。落实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保持对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聚焦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做好粮食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全力守护“中原粮仓”。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优势,在严防违法违规举债的前提下,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村水利设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设施等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创新设施农业建设及种养循环产业、育种基础性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融资模式,在承贷主体、还款方式、贷款期限方面给予差异化支持。推动更多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加大新型农业、林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优化和美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推广低门槛、小额度、纯信用农村消费贷款,为县域消费场景提供个性化信贷产品。

4.加力支持稳外资稳外贸。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综合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租赁、保险等方式,支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推动有外贸实绩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贸易便利化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扎实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工作部署,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提质。进一步落实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发挥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指导外贸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财务决策,坚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5.打造现代化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丰富我省金融业态和金融产业链。深化与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合作,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和对接走访,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力争2025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授信规模180亿元,投放金额50亿元。做优做精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大力推动“基金入豫”,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促进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集聚发展。持续开展“险资入豫”,深化“保险资管河南行”。深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强化交通物流、现代水网和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和融资对接,支持全省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向枢纽优势转变。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丰富区域特色期货品种,2025年上市丙烯期货期权等新品种,实施“保险+期货”试点,延伸期货产业链,加快集聚金融与产业资源。

6.加快推进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数字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我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卫星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支持高标准组建省级征信公司,市场化运营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快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公共信用数据开发利用,为提升民营、科技等领域金融资源可得性提供支撑。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绿色低碳项目等快速识别、筛选对接、风险评估能力,提升数实融合水平。

(二)聚焦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7.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动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倾斜对接帮扶资源,解决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和问题。探索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完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发展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持续用好助学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性产品,优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市民等重点群体金融服务。

8.扩大民营经济融资供给。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三进一提升”系列活动,组织金融机构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效。加大民营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投放力度,力争2025年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到2.4万亿元。搭建商会融资助贷载体,推广“银行+商会+担保+民企”助贷模式。规范融资服务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促进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9.加大服务消费与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加强项目储备,引导更多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围绕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居、文旅等重点消费领域,开发差异化消费信贷产品。加强综合金融供给,努力满足老年群体、养老机构等多样化养老金融需求。推进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纸质存折、存单、现金等业务需求。加强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10.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深化河南农商银行改革,为打造高质量农商行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城商行高质量发展。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充分运用专项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收购闲置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等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优供给。

11.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持续清理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加快出清“失联”、“空壳”及严重违规经营机构,2025年退出50家以上。加强涉金融经营主体准入登记管理,进一步清理违规使用涉及金融属性字样的市场主体。加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同,推进建设省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信息平台。深入推进“四预两打”机制落地生效,推动非法金融活动全链条治理,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加快出清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持续整治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金融活动。

12.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加强金融领域府院联动,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权。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组织开展地方金融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提升金融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讲好河南金融故事。

(三)聚焦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金融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3.加力支持美丽河南建设。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助力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重要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绿色发展提供稳定中长期资金支持。

14.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认真落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优化绿色信贷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探索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环境效益挂钩贷款等产品。推动银行机构逐步实现绿色信贷业务全覆盖。鼓励保险机构研发巨灾保险、生态保险、环保技术装备保险等碳保险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险,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5.加大利用资本市场绿色融资力度。加强政策宣讲培训,推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等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积极探索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拓宽绿色项目融资渠道。加大培育辅导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挂牌、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绿色发展,强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培育壮大绿色发展基金,加快推动河南省绿色发展基金二期投资落地。推动更多绿色主题私募基金在我省落地,引导私募机构投资绿色项目。

16.加强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保障。健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绿色信贷给予奖补和贴息支持。对银行机构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丰富结果运用场景。推动金融机构探索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提升绿色金融风险识别、防控和应对能力。

(四)聚焦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优化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供给

17.充分满足文旅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分类整理全省范围内有融资需求的文旅项目和企业名单,及时更新项目和企业信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跟踪监测,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强文旅企业融资对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18.加强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支持。支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线路培育行动,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探索“金融+文化IP”贷款模式,对“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项目品牌评估价值进行授信,提供IP孵化、开发等环节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景区收益权质押贷款、旅游住宿贷款、文化创业贷款等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用贷款、随借随还等贷款模式的推广力度。

19.拓展文旅消费信贷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发行文旅消费联名信用卡和借记卡,对持卡人提供门票购买优惠、分期优惠、消费满减、消费积分等特色权益。创新文旅消费类金融产品,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产品分期贷款、小额消费贷款、先游后付等消费金融服务,激发金融拉动旅游消费能力。简化外汇业务办理流程,增强银行卡、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兼容性、包容性,提高境外旅客在豫支付便利化水平。

20.拓宽文旅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挖掘符合条件的优质文旅企业,推荐纳入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进行培育,一企一策做好上市服务。发挥银行业机构和融资担保、信用增进机构的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发债融资。支持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重大文旅项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运营,开展小微文旅企业股权投资,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仁勋:我嫉妒现在的年轻人,因... 专题: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媒体会 新浪科技讯 7月17日上午消息,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现场...
英伟达恢复在华出售H20芯片的... 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世界上50%的AI开发者在中国。”英伟达(...
燃油开关缺陷造成印航空难?美联... 当地时间7月16日获悉,美方初步调查评估消息称,印度航空失事航班的黑匣子录音显示, 机长关闭了控制两...
干部21岁时以高中学历被聘为服... 一位 21 岁的干部以高中学历被聘为服务站站长,引发了广泛关注。官方回应称,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会综合...
俄代表称,以色列袭击叙利亚目标... 俄代表明确指出以色列袭击叙利亚目标这一行为“不可接受”。以色列的这种军事行动严重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
WAIC“科学之问”系列活动即... 为深入AI核心命题,今年WAIC重磅提出“AI三问”——直击数学、科学和模型方向亟待探讨与思辨的前沿...
当科幻照进现实,我们如何在加速... 两位科幻作家王侃瑜和修新羽从科幻与纯文学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壁垒出发,为我们重新梳理了二者间的关系。实际...
外交部:中方愿同俄印双方就推进... 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表示,俄方正与中国和印...
电子茅台更新了 华为9月推出迭... 据渠道消息称,华为预计会在9月份推出迭代款的三折叠手机,不过该机的正式命名还存疑,目前并不清楚新机是...
市场波动XBIT去中心化加密货... 在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下,XBIT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优势。它凭借去中心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