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树立山东产业新形象。记者从7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首场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围绕“山东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紧扣“组织产业、服务企业”的职责定位,全力推动我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可以用三个“全”来概括:
一是全链条发展。首先要做强产品链,将全力推动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四类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其次要做优供应链,统筹机器人整机、零部件、软件系统、集成服务和新型材料的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共进,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企业协作配套,实现“卡位入链”“串珠成链”,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是全场景应用。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山东经济体量大,工业门类全,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在进一步巩固发展汽车、家电、船舶、海洋等典型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加快向农业、医疗、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延伸,下大力气推动机器人产品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成为贴心的智能帮手。比如,省工信厅正在推进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试点,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移位助行、情感陪护、康复训练等服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产业处处长贺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机器人“赋智”千行百业,联合农业、民政、住建、公安、卫健等有关部门,广泛征集机器人产品需求和供给清单,鼓励企业组建联合体协同攻关,推动各领域产品组团出道、矩阵出击,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对优秀的机器人应用场景,通过“工赋百景”试点推广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
三是全要素保障。在机器人领域集中投放一批优质的资源要素,保障产业稳步发展。
在科技支撑方面,把机器人前沿技术和关键装备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方向,对新升级的国家级相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每个1000万元经费支持。
在人才支撑方面,优化提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加大对机器人行业的支持力度,开展机器人创新创意竞赛,征集场景应用新构想,选拔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
在财金支持方面,统筹省级工业转型发展等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挥基金、创投等资本力量,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给予最高600万元奖补。
在公共服务方面,全方位保障企业所需,优化布局一批机器人中试平台,推动建设机器人训练场,构建从训练到中试再到检测的全流程服务。
(大众新闻记者 王雅洁 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