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多个海水浴场遭遇了令人尴尬的“变草原”现象,罪魁祸首竟是浒苔。浒苔大量繁殖,如草原般覆盖了原本湛蓝的海面。当地工作人员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效率,单天曾清理多达四百余吨的浒苔。他们不畏艰辛,日夜奋战在清理一线,用辛勤的汗水努力还原海水浴场的清澈与美丽。这不仅是一场与自然的较量,更是对城市形象和游客体验的坚守。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青岛应对突发环境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也期待着未来海水浴场能重新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近日,山东青岛的多个海水浴场遭浒苔侵袭,绿色的浒苔成片漂浮在海岸边、厚厚地堆积在沙滩上,放眼望去,“海面成了草原”。有游客踩过后,留下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印,有游客在漂着浒苔的海中玩耍,还有游客在自发地清理浒苔。
漂浮在海面上的浒苔。图/社交平台
【1】市容景观管理处:主要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13日共清理了479.5吨,一部分可用作饲料
7月15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市容景观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近期青岛的九个海水浴场普遍都会有浒苔,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现在已经在尽大努力、最快速度清理,沙滩上应该相对没有了,不过不排除有重新漂上岸的可能,“现在刮北风,海边的浒苔差不多都漂到海里去了,如果后面刮起南方,还有可能再回到沙滩上”。
他表示,十多年前开始就有浒苔出现在青岛海域了,主要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相对来说,每年七月出现得比较集中,一般会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今年的浒苔已经到尾声了,对游客的游玩影响不大,20日左右应该差不多就没了”。
上述工作人员还称,上周末第一海水浴场的浒苔量比较大,局里还临时增加了20位保洁人员和一辆垃圾运输车辆来保障相应的清理工作。据统计,13日当天全市九个海水浴场共清理了479.5吨浒苔。
“浒苔的清理压力确实比较大,每年都会在这上面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而且清理时难免会带走沙滩上的沙子,后续还会再进行补沙工作。”他说,清理掉的浒苔一部分可用作饲料,但相对来说利用率比较低。
其还称,在进行浒苔清理工作时,海水浴场上会有清运车辆,为保障游客的安全,岸边及清运车上会有广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专家:可能导致大量贝类鱼类窒息死亡,建议多管齐下,形成综合的治理方案
浒苔不仅仅出现青岛海域,烟台部分海域也有。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6月17日,黄海浒苔绿潮越过千里岩岛,进入海阳市管辖海域。根据卫星遥感等综合监视监测数据分析,至7月1日,包括烟台海域在内的黄海海域浒苔绿潮分布面积约49425平方公里,综合覆盖面积约712平方公里。
黄海近岸浒苔爆发。图/央视新闻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凯介绍,自2007年以来,黄海浒苔每年都会周期性暴发。浒苔主要成因是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结果,但其主要原因是海水的富营养化。除此之外,海洋区域容易爆发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合适,还有海流和风向也比较合适。大多数有关浒苔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形成于黄海的南部海岸,比如苏北的一些浅滩,再加上生物因素的缺失,造成浒苔大量爆发。
关于浒苔爆发对近岸和海域造成的影响,王凯分析,浒苔主要对海洋环境影响比较大,因为浒苔爆发式生长会大量的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腐烂后会增加溶解氧的消耗,很多的贝类鱼类都会窒息死亡,对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都造成了很多的这种破坏。
除此之外,它还会和海洋其他的一些藻类浮游生物竞争阳光、营养盐,在浒苔很密集的区域,这些生物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被打乱。
王凯认为,防治浒苔一定要多管齐下,形成一套综合的治理方案。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对营养源的陆源和海源的输入。
第二,要加强监管预警,要建立防控的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大数据分析,建立全方位的监控网络,可以预测浒苔的生长的趋势和漂移的方向。
第三,在应急处理方面,当浒苔爆发初期应该启动前置的打捞机制,打上来的浒苔不能随意丢弃,进行资源化的利用,比如加工成生物肥料,开发成生物资源。
九派新闻记者 代梦颖
编辑 王佳箐 肖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