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河南省第三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资金3.89亿元,支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9个,发放劳务报酬16825万元,预计吸纳参与务工人员13728名。
据了解,这批资金重点优先吸纳相关企业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及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其他农村低收入人群等重点群体参与务工,资金投向向上述重点群体集中的地区倾斜,并将劳务报酬发放比例提高至40%以上,实现受益人群、建设领域、务工岗位全面拓展。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动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十四五”以来,以工代赈已由一项专项扶贫政策转变为针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集就业促进、基础建设、应急救灾、收入分配、区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政策。
2025年以来,国家已下达我省六批以工代赈资金共计9.19亿元,较去年增长146.4%,支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88个,累计新(改)建各类道路826公里,修建雨污水管网(排水沟)325公里、给水管网122公里;治理河道(沟渠)84公里,治理坑塘112口;新建生产桥(涵)57座等,有效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的重要作用,督促各地抓好项目实施,助力群众稳就业促增收,实现小项目撬动大民生。
来源: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