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就算是烟头、瓶盖等微小物品,‘天眼’摄像头都可以精准识别,主动锁定高空抛物目标位置。”家住坪山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心海城小区的陈阿姨高兴地说,现在带孙子在楼下玩,不用再担心“头顶上的安全”,小区环境也整洁了。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也是基层治理中的痛点和难点。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坪环社区党委主动牵头,把解决高空抛物问题作为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的具体实践,推动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紧密合作,在部分小区试点建设高空抛物“天眼”检测系统,推动社区治理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迈进,这才有了如今小区里的安心景象。
党的基础在基层,根基在群众。坪环社区推动建设“天眼”检测系统,正是源于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精准把握,是党组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难题的生动体现。
“有一次一大坨冰块从天而降,落地后四处飞溅,把小区内散步的居民们吓了一大跳。报警后经过多番查探,耗时8天才找到肇事的业主,我们对其进行了严厉警示教育,并责令其公开道歉。”坪环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杨霄说,虽然当时群众对处置结果比较满意,但社区党委也意识到,仅靠事后追查远远不够,必须从源头防范,用科技手段筑牢安全防线。
一直以来,因高空抛坠物品下落速度快,大部分物品体积小,导致此类事故整体呈现“事中难发现、事后难追溯”的特点,依靠普通的摄像头很难清晰捕捉轨迹,更别说精准定位源头,这也是过去高空抛物治理的一大瓶颈。
坪环社区党委经过调查研究与探索,通过对比多家技术成熟的厂家,上线了智能高空抛物监测系统。杨霄介绍,这套系统通过摄像头AI识别技术全天候自动捕捉监测抛物坠物,并将摄像头识别和居住人员信息相连,当监测到疑似物体抛出时,前端系统会立即锁定、描绘运行轨迹,精准定位楼层或窗口,后端能在10分钟内实现智能分拨,通知物业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实现高空抛物在小区内闭环处置。“一只从楼顶快速飞下的鸟儿,都能精准捕捉到飞行轨迹。”杨霄说。
硬件保障从源头强化了对高空抛物的震慑力,软件支撑则让治理效能更上层楼。坪环社区通过小区党支部引导小区业主完善议事规则,将高空抛物坠物惩罚机制通过业主会议确定下来,规范小区居民行为,同时加大宣教力度,让“高空抛物危害大”的观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悄然浸润着小区的每一个角落。
据统计,坪环社区目前已试点安装了32个点位共76个摄像头,小区高空抛物案件减少约90%。“不仅有了‘火眼金睛’,更让大家从心底里绷紧了文明之弦,小区氛围更和谐暖心了。”居民陈阿姨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