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外卖大战”,快把打工人喝出糖尿病了?
在经历过上一个“奶茶疯狂折扣”战之后,最近外卖大战的战局并没有熄火的趋势,反而不断升级渐趋白热化。
最近,当大众已经熟悉8元奶茶满减券后,“0元购”又成了新常态,很多人表示梦回穿越到外卖平台刚兴起的时候。
7月11日晚,外卖“疯狂星期六”再次上演,美团外卖发布微博表示:“周六,快乐继续。”
于是周末外卖战正式开打,美团“0元购”对阵淘宝闪购“38减18.8”。
用户一早醒来打开美团APP,便会跳出“0元外卖”的宣传页面。点击领券后,即可收到瑞幸咖啡、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商家的饮品兑换券。若到店自取,该订单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0元带走,如果选择外卖配送,则需支付一定配送费用,通常价格不超过5元。美团上线了“1分钱起”抢购奶茶外卖、以及“冰镇爆品1分钱起”、“大牌自取1.68元起”等活动。页面上一杯沪上阿姨的茉莉奶绿中杯,只需要1分钱。
淘宝闪购也没闲着,打出“超级星期六”的口号,释放188元大券包,宣称“1天5顿我全包”。不少用户都基本上拿到了多张“满18.8减18.8”、“满28.8减18.8”的大额券。据界面新闻,7月12日一早,一名外卖员介绍,由于淘宝闪购放出了大额减免券,商家从早上开始便订单爆满,出餐时间比平时慢了不少。
很快,“外卖大战”词条已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淘宝闪购”和“美团免单”也进入热搜前10。
就在7月12日,多个外卖平台都对补贴活动进行了升级。
淘宝闪购官方12日一早宣布“周六吃点好的,‘超级星期六’188元大券包,五顿我全包”。淘宝闪购上发出多张满减力度不等的大额优惠券,活动主页上显示:大牌1.9元起,1件即送。
京东外卖则发文:《一口价16.18!每晚10万份!京东外卖请全国用户吃品质小龙虾》。
美团APP开屏后就跳出“0元外卖已到账”的超大图标,点击后账号内便已收到系统发放的零元外卖兑换券,包含配送和自提两种。其中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古茗等为“0元购”高频出现的品牌。
12日上午10点左右,不少茶饮店的派单号已经排至四位数,若当时进行点单则需等待超过1个小时。
有瑞幸员工向媒体透露,由于免单券仅限部分品类,因此门店已经提前进行备料和准备。不止免费奶茶,巴比馒头、曼玲粥铺等不少连锁餐饮品牌也成为“0元购”目标。
02
狂欢众生相,大战下的暗流涌动
2025年的外卖补贴大战,其实从4月份就开始了。
4月11日,京东外卖宣布启动“百亿补贴”。4月30日,饿了么宣布正式开启第一波“饿补超百亿”,并上线了「超百亿」搜索入口。
三个月后,大厂的补贴动作更加激进。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带来优惠。
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2亿。
相对4月份的外卖补贴大战,美团同样更为高调和激进,向用户推送了大批优惠券的同时,晚间还在内网连续两次发布日订单数峰值。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王兴曾经明确说过,美团将会“不惜一切”胜出,尽力捍卫市场份额。
京东也不甘落后。7月8日,京东外卖宣布,再次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平台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此前两个月活跃用户数都有环比下降的淘宝、京东、美团App,自今年3月以来,均呈现了较高比例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特别是京东,4—6月的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均达到了双位数。
目前看来大厂都亮出了不少亮眼的战报。那么问题来了,这场外卖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高盛曾预计有三种结局。结局一是美团成功守擂,这是高盛的基准预测,也是概率最大的情景。美团拿下了这场外卖战争的胜利。按照单量计算,外卖的市场份额为美团55%,饿了么35%,京东10%。
结局二是阿里美团双寡头。在第二种结局推演中,阿里将会后来居上,和美团形成双强的格局。外卖市场份额为美团45%,饿了么45%,京东10%。最终,美团的利润会进一步下滑,饿了么短期亏损长期有机会盈亏平衡,京东在竞争中难形成规模效应。
结局三则是三足鼎立,京东突围第三种结局,京东终于突围成功了,上桌了。在订单量上,外卖市场份额上美团占比50%,饿了么占比30%,京东占比20%。京东最先开启了外卖大战,但是没想到后续阿里推动饿了么又加入战场了,招来了强劲的对手。
最后究竟是哪种结果还不确定,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美团、京东、阿里的这场外卖大战已经烧了不少钱,未来也一定会给三家公司业绩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
高盛预测,仅2025Q2这三家在外卖领域的投入就达到250亿元,同时在202507-202606的这12个月内,饿了么外卖业务会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
03
外卖大战,还能打多久?
很多人都想知道,外卖薅羊毛大战,到底还能薅多久?
至少目前摆在眼前的,对于商家而言,意味着不小的负担。有汉堡店的老板无奈表示:“单笔利润薄了,但单量翻倍,只能薄利多销”。利润上看,虽然销量更容易爆单,但能否长期参与平台的补贴战还是未知数。
骑手无疑也是用血汗换高薪。成都骑手小石单日狂送200单收入破千,但代价是高温下连续工作16小时,高温下高强度配送引发健康担忧。
对于消费者则是羊毛与暗坑并存。看起来的确是赚了,有薅羊毛的高手动用8个平台账号省下百元,但部分用户发现,一些平台的0元券可选商品不少都局限在10元以下低价饮品。部分商家甚至被曝“清库存”“降品质”。
官方对此的态度也比较重要。5月市场监管总局已约谈平台,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其实官方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一种信号:平台竞争的心太急了,一旦过于追求单量规模的快速扩张,并强制要求商户低价,疏于审查新增商户的资质和情况,就很容易出现乱象。
不得不说,在当前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中,补贴持续多久不知道,但能够长久走下去的还是比拼差异化服务能力。
比如淘宝闪购入口+饿了么供应链,用AI优化配送等动作,让阿里的用户享受更丰富的消费生态,减少选择成本,美团依托本地生活全链条搞出“浣熊食堂”,京东强化物流一体化,竞争核心转向资源整合效率。
总之,外卖大战已从用户补贴的表层竞争,深入至骑手保障、算法透明、即时零售生态的立体博弈。长期则需破解“用户低价依赖-商家利润薄-骑手高负荷”的三角困局,方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大厂这场以“即时零售”为名的战争,暴露出中国零售业转型期的勃勃野心。市场的估值模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只有当即时零售规模整体突破更高水平,今天的烧钱才称得上战略。
红黄蓝大战,你看好谁?
点击「推荐❤」,锦鲤附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