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时隔5年访华,两大议题最有可能突破
创始人
2025-07-14 09:23:43
0

印度外长时隔 5 年访华,这一事件备受瞩目。此次访华,两大议题最有可能取得突破。一方面,边境局势稳定将是重点关注对象。双方有望在已有的对话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寻求妥善解决分歧的途径,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经贸合作也有望迎来新的契机。双方可在传统领域深化合作,同时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此次访华将为印中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双边合作的新篇章。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7月13日开启为期3天的新加坡和中国之行。在访问中国期间,苏杰生将赴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并与中方举行双边会谈。这是5年来,印度外长首次访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一行动对外释放了中印关系持续缓和的重要信号。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印度外交部表示,苏杰生首先前往新加坡,与新加坡外长维文及新方高层举行会谈,这是两国定期交流的一部分。然后,他将访问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期间进行多场双边会晤。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外长在时隔5年后首次访华,其背景是去年10月金砖峰会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会晤并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改善。苏杰生此行对外释放了两国关系持续缓和的重要信号。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时报》等印媒报道称,预计苏杰生与中方举行的双边会谈将涉及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持续努力。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已拟定一份“清单”,稀土出口限制、恢复中印直飞航班成为最可能取得突破的议题。

“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进一步改善中印关系也是双方讨论的重点,具体可能包括互派记者、恢复正常人文交流等内容,这些也是印度方面较为关心的问题。”钱峰表示。

知情人士向《印度斯坦时报》透露,此次苏杰生访华是中印双方为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在为预计于8月底或9月初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做准备,印度总理莫迪有望出席此次上合组织峰会并访华。

2020年中印在边境发生对峙,随后双方关系恶化。2024年10月,中印达成边界巡逻协议,两国交流开始回暖。今年1月,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访华。6月,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和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来华。辛格在华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会议,其间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举行了双边会谈,印媒称,双方讨论了维护实控线地区和平与安宁的议题。

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6月介绍,中印两国之间已经建立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达成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双方还有各层级的外交军事沟通机制。

“中印关系能否改善,关键仍在于印度自身。”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林民旺对记者分析说,目前莫迪政府的执政风格以及印度国内的政治环境,决定了其对华政策的摇摆性。同时,中美关系的变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对华策略的调整间接影响了印度的立场。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过高估计印度在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的分量。

今年以来,多名印度政府高官访华的契机均是上海合作组织举行相关会议。钱峰表示,从这一趋势来看,上合组织峰会很可能成为中印关系改善的重要节点。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15日在天津举行。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外长和上合组织常设机构负责人将与会。各方将就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确认出席会议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3日已抵达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虎”韩松,任上被查 “老虎”韩松,曾在其任上被查,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韩松曾身居要职,却未能坚守廉洁底线,最终走向了...
欧洲智库学者坦言:当前中美对欧... 欧洲智库学者坦诚地指出,当前中美对欧的看法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眼中,欧洲似乎变得无关紧要。这一观...
稳步发展低空城市交通 城市空中交通作为低空经济重要应用场景,将交通从二维平面拓展至三维立体,从根本上颠覆了工业革命以来以地...
菲律宾防长称中方应率先实现无核... 菲律宾防长称中方应率先实现无核化,这一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中国一贯坚定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赖清德查看灾情时称“不能什么事... 赖清德在查看灾情时称“不能什么事都靠台军”,其言论尽显其对台军作用的狭隘认知和推卸责任的态度。而蒋万...
概念掘金 | 机器人“第二春”... 机器人板块领域又迎重磅催化:一是智元、宇树中标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二是20...
大连工业大学公告里的几个法律问... 请你提供大连工业大学公告的具体内容呀,没有具体公告内容我没法准确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呢。 7月8日,大...
文博题材纪录片如何“年轻”起来... 徐嘉伟 “眼睛瞪得像铜铃,但闪不出闪电般的精明,耳朵竖得像天线,可不是为了听到声音。它不是黑猫警长,...
让内容创作者觉得“离机会更近” 距离B站公司200米、与抖音总部相距1000米,这是科技MCN公司“前进四”引以为傲的地理便利。这段...
拥抱变化,让AI创造就业增量 又是一年毕业季,人工智能(AI)相关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在企业展位和高校双选会上,“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