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提到的“猎 GAY”这种行为是完全错误和不道德的,并且可能涉嫌侵犯他人权益和违反法律规定,不应该被宣扬或描述。
在任何社会中,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性取向和人格尊严,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暴力行为。如果发生了所谓的“打人事件”,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去解决和处理,而不是用带有歧视性或攻击性的词汇去定义和传播。我们应当倡导平等、包容和友善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7月8日晚,#警方回应郑州人民公园打人事件#上了热搜。
综合多方信息核心进展与关键事实梳理如下:近日,多名网友发文称,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发生聚众殴打他人事件。
一群施暴者(最少5人)通过交友软件伪装成同性恋者,打造虚假人设——从照片、话术到可能使用的变声器、伪造生活场景,精心骗取信任后,将受害者约至公园。确认身份后,他们持棍棒、甩棍、喷雾等工具围殴受害者,还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博流量。
网传视频显示,施暴者围堵追打时,不断用“你是不是 1?”“来找男人?” 等言语羞辱,甚至在受害者逃跑或下跪求饶时变本加厉,将人按在地上猛踹,边打边喊 “不要打头”;仅当受害者逃至马路,追击才会停止。他们不仅针对同性恋者,也袭击其他落单男性,以“是1还是0”质问,得不到回应便施暴。
这种“网络钓鱼” 手法与南京”红老头“事件类似,均通过虚构身份骗取信任,只是前者以施暴为目的,后者为偷拍。由于性少数群体易遭社会歧视,受害者往往因担心“报警后遭受更多指责”而选择隐忍,反而纵容了施暴者的嚣张。
据网友反映,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已有受害者在抖音分享经历。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愤怒。许多网友质疑为何在2025年仍会发生如此恶劣的暴力行为。
blued创始人耿乐等多个大V公开呼吁严惩施暴者,并向警方提交证据。
这次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暴力事件,更是一次针对性少数群体的仇恨犯罪。施暴者之所以如此嚣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偏见与歧视。多数声音强调“性取向非暴力理由”,要求以“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定性事件,并呼吁警方通报进展。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7月8日,郑州110接警中心证实,属地派出所已立案调查,暂未公布嫌疑人身份及案件定性。部分受害者已报警,律师分析,施暴者或面临5年以上刑责。
作为一个坚定的异性恋,我始终觉得性取向这事儿就像有人爱甜粽有人爱咸粽——各有各的偏好,犯不着谁给谁发“难吃判决书”。可如今郑州这事儿实在魔幻:一群人拿性取向当“施暴通行证”,今天能因为“你是1还是0”挥棍子,明天保不齐就会因为“你穿红袜子配绿鞋”抡拳头,再往后,是不是连吃甜粽的都得挨顿揍?
文明社会的底线,从来不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的擂台。就像超市货架不会只摆一种口味的薯片,人类社会的精彩本就在于多元共存。可现在有人非要砸了别人的“薯片罐”,还拍视频发网上博流量,这哪是寻衅滋事?分明是在法治的地板上蹦迪,把“尊重”二字踩得稀碎。
尤其心疼那些选择隐忍的朋友。就像雨天里揣着把破伞,既怕淋雨又怕人笑伞丑 —— 可越是沉默,越容易让躲在暗处的拳头更嚣张。同志们,该喊 “停”的时候别憋着,毕竟今天有人为性取向挥棍,明天就可能有人为任何一个“不一样”动粗,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站在“多数派”的安全区里。
现在警方已经接手这场“行为艺术表演”,让我们期待通报能成为一剂醒脑良药。毕竟在文明社会,解决问题该用法律条文,不是用拳头条文。愿郑州的公园里,甜粽咸粽能和平共处,穿红配绿的能安心散步,所有人都能揣着自己的“ 不一样”,不用看谁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