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的运营体系中,菜鸟市场部曾与苏超有过一段合作关系。然而,不知因何缘故,苏超做出了将菜鸟市场部拉黑的举动。这一行为无疑给双方的合作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让菜鸟市场部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或许是在某些沟通或业务环节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与矛盾,导致了苏超采取了如此决绝的方式。这也提醒着菜鸟市场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与各方的沟通与协调,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以确保市场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品牌界。
多邻国和瑞幸两个显眼包忙着庆祝世纪婚礼,又是跳舞又是拍照的;而另一边的菜鸟却因名字寓意太烂被苏超队伍拒绝赞助而黯然神伤。
菜鸟:大家都说我们是绝配!
常州队:婉拒了哈。
狂人也是没想到,向来散装的江苏在拒绝菜鸟这件事上出奇团结,竟没有一个队伍愿意和菜鸟合作。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菜鸟这名字多不吉利,比赛还没踢气势上就先输了。
菜鸟的赞助失败,可以说是越努力,越没用的写照,同时也让我们学到了一个深刻道理——有钱也不能为所欲为哈哈哈哈!
但转念一想,虽然人人都在嘲笑菜鸟,菜鸟也没有成功赞助任何队伍,但所有人都喊着菜鸟的名字津津乐道。
也就是说——菜鸟没花一分钱却换来了泼天流量???
懂了,菜鸟这把玩的是卖惨局!
01.
回顾这场赞助事件,起因是有网友在传菜鸟想冠名苏超常州队,但遭到了拒绝。
关注苏超的朋友都知道,常州是苏超比赛中表现垫底的队伍,可以说是输得连底裤都不剩了。
然而,连常州队都拒绝菜鸟赞助,这感觉就像是被班上最后一名学生嫌弃了。
菜鸟:凭什么……
但菜鸟也展现了自己的品牌格局,虽然被拒绝了,仍然积极给常州队加油助威,又是拉横幅又是搞抽奖。
菜鸟宣布常州队只要赢一场,就送一台菜鸟无人车!
不得不说,菜鸟这波操作太鸡贼了,不如直接把赠送条件改为每输一场送一台算了~
随着赞助被拒事件的热度持续走高,菜鸟官方坐不住了,
“我被拒绝了?我怎么不知道。一句私藏座右铭送给十三妹:秉持菜鸟之心,超越鸿鹄之志。常州队加油!”
开头:《我没被拒绝》
结尾:《私聊了怎么不回我》
看似正经回应的背后,透露出13支队伍无人愿意搭理的窘境。
咱就是说……
没见过这么讨人嫌的赞助商,菜鸟你真的让人有点怜爱了!
02.
被网友嘲笑也就算了,谁能想到同属阿里系的兄弟也不让菜鸟好过。
在网传被常州队拒绝后,淘宝闪购官宣赞助常州队,截断了菜鸟的念想。
随后,支付宝发文“安慰”,表示不合适的感情是不会有结果的,而且落款还特意署名了自己的赞助商身份。
真·杀人诛心啊。
不仅如此,余额宝、花呗、蚂蚁保等官方都集体发文群嘲。
余额宝:往后余生,风雪是你,清贫是你,孤单还是你...
花呗:爱,自有天意,融不进的圈子,不要硬融。
蚂蚁保:好了好了别哭了,要像个男子汉! 喏,你去坐隔壁小孩那一桌。
同门师兄的“补刀”,把这场戏推向了高潮。
借着这层“兄弟互怼”的外衣,菜鸟的品牌声量再度被炒热。
阿里旗下的品牌也通过这波“友黑”行为,既借势宣传了自己,还拉满了事件戏剧性,让菜鸟的“翻车”更彻底了……
03.
菜鸟的这场赞助乌龙打破了传统营销思维,其通过具有反差感的冲突事件抓住大众眼球,并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八卦心理,让事件迅速传播,无形之中完成了一次品牌宣传。
不得不说,菜鸟市场部把“被拒绝”变成了性价比最高的传播方式。
1次拒绝 = 1次免费热搜
13支队伍的共同拒绝 = 13轮病毒式传播
菜鸟一分钱没花,却实现了高回报的营销效果。
其他赞助商:那我们掏的钱算什么……
试想一下,要是菜鸟真掏了赞助费,结局会如何?
大概就是花了不少钱,然后默默挂个牌子在赛场边,也没多少人会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菜鸟此次的态度也很值得一学。
普通的赞助是“我有钱,我要让大家都看到我”,而菜鸟是“我想赞助,不管能不能成我就是要试试”。
这一无所求的积极姿态,展现了超高的品牌热忱,不仅消解了商业营销的生硬感,更能赢得大众共情,让其自发加入传播阵营,为品牌站台。
04.
如今刷屏的营销案例,大多带点“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
在菜鸟的这场事件营销中,“被拒绝”就是不按常理出的牌。
一场场苏超比赛踢下来,大多网友都记住了“那个被苏超拒绝的菜鸟”,至于最后赞助成没成,也真的无人在意。
当下,品牌预算一缩再缩,营销越来越难出圈。
菜鸟的这波操作,则展现了一种新思路 —— 营销的最高段位不是比谁花的钱多,而是能让多少人愿意主动提起你。
此次的苏超赞助,菜鸟虽然惨遭拒绝,但却能让对手、友商、网友都心甘情愿成为 “自来水”,这可不是一般市场部能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