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直接下场了,但特朗普并不想卷入一场新的战争
创始人
2025-07-05 23:02:19
0

美国直接下场的举动引发了全球的关注。然而,特朗普却展现出了他并不想卷入一场新的战争的态度。他深知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也明白战争对于美国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冲击。特朗普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和谈判来解决问题,以避免美国陷入不必要的军事冲突。他或许希望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既能维护美国的利益,又能避免过度卷入战争的泥潭。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在决策时的谨慎和对国家利益的权衡。


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美军已对伊朗境内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实施“非常成功”的打击行动。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

这也是自2020年“斩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前旅长苏莱曼尼以来,美国再次对伊朗目标实施直接军事打击。

在以伊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美国突然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无疑将本就十分危急的中东局势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美国下场,局势恶化。

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美国对伊朗境内多处核设施突然发起代号为“午夜之锤”的特别军事行动,目的是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瘫痪”伊朗的核计划潜力。

伊朗境内的主要核设施地图。

在本次特别军事行动中,美军不仅集结了空军、海军等最强战力,更是在太空部队、网络司令部乃至美情报机构的协同支持下,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域多层、高度同步的精确制导打击网。

出动战略轰炸机。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6月21日当天,美军突然从位于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动了6架B-2战略轰炸机,浩浩荡荡地从太平洋方向直奔日本关岛基地而来。

作为美国空军的王牌武器,B-2战略轰炸机以其出色的隐身性能和强大的作战能力闻名于世。

从飞行追踪数据来看,这批战略轰炸机在起飞伊始,便实施了空中加油。

这一迹象表明,它们在起飞时可能因携带重型载荷而未能加满燃油。

当然,这些开着应答机起飞的B-2轰炸机只是佯动,就在全球都在观望这支特殊编队堂而皇之地飞跃太平洋之际,另有多架B-2轰炸机悄然从欧洲方向切入伊朗领空,向伊朗境内的三处重要核设施发动了致命一击。

投放重型钻地弹。

此次行动中,美军共对伊朗境内三处核设施实施了打击,其中福尔多核设施是最重要也是打击难度最大的。

福尔多核设施坐落在伊朗库姆市以南30公里的河谷地带,主体建筑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下80至90米的岩层中。

在地下,福尔多核设施外层包裹四层钢筋混凝土,顶部覆盖2米钢板与8米混凝土,专门加固过的混凝土工事成为其强有力的屏障,不仅能抵御常规钻地弹攻击,核心区域甚至能够抵御小型核武器产生的冲击波。

伊朗福尔多核设施。

在地上,这座可容纳3000台铀浓缩离心机的关键核设施还配备了S-300防空系统、电子干扰装置及诱饵措施,构筑起了“铜墙铁壁”般的防御。

自从2009年首次曝光以来,福尔多核设施便成为美以两国的眼中钉,但以色列的常规空袭只能“隔靴搔痒”,无法突破防御工事。

为了形成有效打击,美军此次动用了多枚GBU-57巨型钻地弹(MOP)。

GBU-57巨型钻地弹又名“掩体粉碎机”,是一种由美国空军制定的大型精确制导钻地炸弹。MOP重13.6吨、装药量达2.4吨,理论上能穿透地下61米深,对地下掩体建筑直接发动袭击。

B-2轰炸机投放MOP示意图。

此外,在B-2轰炸机对福尔多核设施投弹攻击之际,美国海军还从部署在印度洋上的伯克级驱逐舰、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上,向纳坦兹和伊斯法罕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精准攻击了两处核设施内的铀早期处理工厂和离心机设备。

在美军的战术合围、连环攻击下,伊朗境内的三处核设施均不同程度受损,伊朗的铀浓缩能力和核武化潜力遭遇沉重打击。

特朗普第一时间公开讲话。

美军发动袭击后不久,特朗普便在白宫发表全国性讲话。

讲话伊始,特朗普便迫不及待地宣布,美军对伊朗境内三处关键核设施实施了大规模精确打击,福尔多不复存在、纳坦兹被彻底摧毁、伊斯法罕的深层浓缩管网遭到切断,美军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功”。

在对打击成果大加赞扬后,特朗普回顾了近40年来伊朗针对美国与以色列发起的敌对行动,宣称伊朗是“中东的恶霸”“恐怖主义头号资助国”,更是“全球不稳定的源头”。

随后,特朗普用“壮丽战机”“伟大爱国者”等表述赞扬参战美军的执行力与精确度,强调美方此次打击的唯一目标,是彻底摧毁伊朗的核浓缩能力,阻止这个世界头号“恐怖主义”国家带来的核威胁。

尽管特朗普宣称“这就是美军攻击的全部”,但他也同时警告称,“伊朗必须做出选择,要么选择和平,要么迎接悲剧”,如果事态没有朝着特朗普预想的方向发展,他将发起更加精准、猛烈、迅速的打击行动。

从风格来看,这场公开演讲延续了特朗普一贯的“自我加冕”式语言,但比以往更谨慎、更有结构,目标也更为明确,本质上是在用“胜利”框架包装袭击行动、用“和平”语言掩饰军事升级、用“选择论”叙事推卸后果风险。

一方面,这种高调而克制的表述方式,能够进一步争取美国民众好感、凝聚信任支持、塑造“战时总统”形象,同时向外界传递“美国已出手,出手即重拳”的强烈信号。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表述实际上是在划定对伊行动的条件:并非只有“美国利益受损”“伊核设施重建”等才能触发,“未及时和平”本身便足以成为继续打击的理由,为后续可能发生的军事行动预置独家解释权。

各方密集作出表态。

美军的特别军事行动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伊朗外交部强烈谴责美国对伊核设施的“野蛮军事侵略”,称其“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强调美国需对“极其危险的后果负全责”,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对中东的63个美军基地发动袭击。

以色列则对美军的行动表示坚决支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胆决定”将改变历史。

中国强烈谴责美方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和国际法,袭击伊朗、攻击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下的核设施,加剧中东紧张局势。同时呼吁各方尽快停火,开启对话谈判。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则通过发言人发表紧急声明,对美军此举“深感震惊”,这一危险升级行为可能令本就紧张的中东局势全面失控。他同时敦促所有会员国“采取降级措施”,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此时下场,意欲何为?

当地时间6月18日,特朗普发文宣称,他将用两周左右的时间来考虑是否军事打击伊朗。这一表态被外界普遍视作积极信号,即美方愿意给予伊朗一定外交回旋余地,为缓和当前紧张局势留足斡旋空间。

然而仅仅过了72小时,事态便急转直下。特朗普政府这一从“发出通牒”到“率先打击”的急剧转变,是多重战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伊核谈判陷入僵局。

从外交层面来看,在过去的数月间,美国对伊核问题的多轮斡旋努力接连受挫,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以伊冲突军事升级,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地区缓冲机制。

今年4月以来,在阿曼斡旋下,伊核问题谈判成功重启。美伊两国历经多轮间接谈判反复拉扯,虽未能在核心分歧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但总算是在部分问题上初步达成共识。

然而,原定于6月14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第六轮间接谈判突然被取消,伊朗国家电视台率先宣布“退出核谈”,伊外交部虽然声称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实则已经暗示伊核谈判陷入冻结。

图片

6月13日以来,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起大规模空袭,对与伊核计划、导弹研发以及军事指挥体系相关的核心目标发动“洗地”式轰炸,不仅将地区局势推至临界点,更彻底断绝了继续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另见本号文章《第六次中东战争即将到来?!》)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曾一度试图扮演调停者角色,但最终宣告破产。在伊核谈判陷入僵局、外交和谈宣告失败的大背景下,军事手段被重新置于谈判优先序列之上,“先打后谈”成为特朗普政府的现实选项。

美军选择在此时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不仅是对此前外交失败的回应,更是要用精准打击重塑核谈判架构、重构地区力量平衡。

扼杀伊核潜力时机出现。

美国直接下场的诱因,是伊朗核潜力对其中东霸权体系的直接挑战。

美国长期致力于扼杀伊朗的核发展计划,特朗普认为伊朗的核武化能力和核计划潜力,对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只有摧毁伊朗核设施,才能确保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不受损害。

从近期各方公布的伊朗铀浓缩水平及浓缩铀储量来看,伊朗的核能力已取得明显进展。据有关数据反映,伊朗目前已积累数百公斤的60%丰度浓缩铀,距武器级90%仅一步之遥,理论上能够制造9枚核弹。

而近期福尔多、纳坦兹等伊朗核设施离心机扩展项目的持续推进,更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伊朗突破核底线的担忧。如果伊朗成功突破核门槛,将触发沙特、埃及等中东国家效仿拥核,由美国所主导的中东安全架构也将彻底瓦解。

因此,特朗普释放了“要用两周时间考虑”烟雾弹,误导伊朗政府作出战略误判、放松防空戒备,然后突然对伊核设施发动了“手术刀”式打击行动。

以色列持续鼓动美国。

在本次美军特别军事行动中,以色列扮演了关键推动角色。

自从以色列发起代号为“狮子的力量”大规模空袭以来,虽然系统性破坏了伊朗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军事现代化工业链,但自身同样面临弹药严重短缺和防空系统损耗的窘境。

面对国内国际双重压力,内塔尼亚胡面临“要么上台打仗,要么下台受审”的局面,因此将以伊冲突视为政治生存赌注,企图通过对外军事行动为岌岌可危的执政联盟“续命”,因此持续施压美军介入。

以色列是美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和战略支点,特朗普难以坐视以色列在冲突中陷入困境。一旦内塔尼亚胡政府“倒阁换人”、因战倾覆,将对中东地缘格局、美国霸权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

特朗普选择在此时深度介入以伊冲突、通过特别军事行动打击伊朗核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是被以伊当前局势和内塔尼亚胡政府“绑架”的无奈之举。

此外,面对美国当前的经济滞涨、债务危机等多重困境,在选举压力与美国军工复合体双重影响下,特朗普将军事行动作为转移公众视线的经典策略,通过塑造强人形象巩固选民基本盘、用军事胜利刺激短期民调上扬,从而掩盖国内治理失效。

火上浇油,局势升级。

目前来看,美国的直接下场,无疑将使中东的紧张形势进一步升级。

遭到美国直接打击后,伊朗迫于国内压力,将不得不做出回应,但实力上明显打不过美以同盟,所以大概率会在保持言语强硬的同时,实施有限的报复。

由此观之,伊朗或将发动一轮“象征性”反击,比如攻击在伊拉克或叙利亚的美军前哨站,或通过地区代理人袭扰以色列边境,但仍可能会避免造成美军或以军人员重大伤亡,以给美国留够“面子”。

而从美国这边来看,特朗普想要的是通过精准打击摧毁伊朗的核能力,而非让美国卷入一场新的战争。

在特朗普看来,派出轰炸机打击伊朗核设施属于“点到即止”的军事行动,只有出动地面部队才算得上真正的战争。

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打击三处核设施就是美军此次行动的全部内容。

美国时间6月22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伊朗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并表示美国准备6月23日与伊朗对话。

目前来看,在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下,美伊双方的紧张关系仍有望逐渐缓和,重回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轨道。

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国际社会和相关当事方的共同努力......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实探风暴中的罗马仕:门禁严守,... 近日,实探处于风暴中的罗马仕,其景象颇为特别。只见公司门禁森严把守,宛如一道坚实的屏障,严拒任何访客...
特朗普抱怨就乌克兰问题与普京通... 特朗普常常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发表独特言论。近期,他抱怨在乌克兰问题上与普京通话未取得任何进展。这显示出...
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美大使:可... 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一事引发广泛关注。美大使称可能出动 B - 2 轰炸机,这一表态彰显了局势的紧张与...
新歌还没发,巨星已离世 在那寂静的时光里,仿佛命运早已注定般的巧合,一首新歌尚未发布,却传来了巨星离世的噩耗。那曾经在舞台上...
“村超主场”榕江,又遇洪峰! “村超主场”榕江,这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小城,近日又遭遇了洪峰的考验。洪峰汹涌而来,仿佛一头猛兽,冲击...
胡锡进:如此跪舔“特朗普爸爸”...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胡锡进一直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国际事务进行分析和评论,他的观点和立场是基于国家...
治安违法记录有望入法封存,将影... 治安违法记录有望入法封存,这一举措将对众多人产生深远影响。许多曾经因年少轻狂或一时冲动而有过治安违法...
吃够了女装的苦,中产开始穿童装... 在时尚的潮流中,如今出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曾经沉迷于女装世界,尝尽了各种“女装之苦”的中产群体,...
湖南岐山镇多所学校被摊派校车费... 湖南岐山镇多所学校遭遇了令人无奈的情况,竟然被摊派了校车费。这无疑给学校和家长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
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仿佛黑暗的幕布被猛地拉开,全新的局势在战火中逐渐清晰。战场上的硝烟更加浓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