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在抗罢免过程中面临着三大致命内忧。其一,党内派系纷争不断,各派系为了自身利益明争暗斗,难以形成统一的抗罢免合力,内耗严重消耗了国民党的力量。其二,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年轻一代对国民党的理念和作为缺乏认同感,纷纷转向其他政治阵营,导致国民党在人才储备上捉襟见肘。其三,意识形态的模糊与混乱,未能清晰地向民众传达自身的政治主张和价值取向,使得民众对国民党的定位和作用产生疑惑,难以获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这些内忧如三座大山,严重制约着国民党在抗罢免行动中的表现与成效。
“若自身这三大内忧无法及时化解,恐怕真的会如绿营宣称的被罢掉10席以上。”
7月26日“大罢免”投票进入最后倒数,蓝营全力造势希望催出不同意罢免票。中评社文章指出,综观局势,中国国民党内部其实面临三大致命内忧,若无法妥善处理,不仅抗罢动能有限,更可能使整体选情陷于被动,最终可能出现绿营希望至少罢免10席以上蓝营民代的局面出现。
三大内忧包括,第一,国民党之前为了反制发动罢免绿营民代,涉及不实连署,遭检调以最大力度全面查办,至今司法风暴中仍延烧。据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截至2日为止,包括中央党部及12个县市党部共有126位党工遭到约谈,其中15人被羁押(现有7人在押),另有台南、台北、宜兰、新北、台中等5个县市共75名党工遭到起诉。
部分地方党部甚至面临“团灭”危机,这直接削弱蓝营的基层组织动员力,让许多蓝营民代无法倚赖党部资源,必须各自为战,自行筹措人力、财力投入反罢免宣传与组织,对多数蓝营民代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次,蓝营的地方政治生态错综复杂,部分蓝营民代长期坐稳地盘,导致有意出头的地方议员或人士心中未必全然支持蓝营民代抗罢,甚至反而可能暗自观望,乐见蓝营民代被罢免,为的是接下来的补选有机会接棒参选。这种“各怀鬼胎”的心态,导致国民党在一些选区表面上团结,实际上却潜藏松动,严重影响基层同心作战的士气。
第三,也是关键的内忧,出在国民党中央领导力不足,加上面临党主席改选之际,现任主席朱立伦虽屡屡呼吁全党团结迎战“大罢免”,但外界普遍认为朱本身能量有限,已难号召全党上下,就看接下来规划的一系列造势能否达到挽回颓势的效果,如果抗罢火力始终分散,无法有效集中,都会让国民党在气势或组织动员,都显得处于劣势。
国民党虽试图将绿营发动的“大罢免”定位为制衡执政党的“保卫战”,并结合对赖清德执政的不信任投票,但若自身这三大内忧无法及时化解,恐怕真的会如绿营宣称的被罢掉10席以上。而一旦有6席以上蓝营民代遭罢免,先不论补选输赢,绿营在8月1日罢免结果公告后,便可暂时成为台民意机构最大党。
接下来,国民党如何统合资源、整合地方、凝聚基层,并树立清晰的反罢免论述,将是决定这场“大罢免”战役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