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被渗透的惨状,给普京本人敲响警钟,俄罗斯不能成下个伊朗
创始人
2025-07-05 20:22:09
0

伊朗近年来遭受着诸多渗透的惨状,外部势力的渗透对其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给普京本人敲响了警钟,俄罗斯绝不能重蹈伊朗的覆辙。伊朗的案例警示着俄罗斯,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国内安全体系建设,坚决抵御各种渗透和破坏行为。普京深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他会以伊朗为鉴,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俄罗斯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受威胁,让俄罗斯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抵御力,避免陷入类似伊朗被渗透的困境。

需要强调的是,伊朗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着自身的立场和行动。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稳定。


普京也怕俄罗斯成下一个伊朗,被渗透得像筛子一样。为防止“内鬼”泄密,克里姆林宫已经敲响了警钟。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签署一项法令,扩大了“国家机密”所涵盖的信息范围,相关法令已在俄政府法律信息门户网站上公布。

【普京近日签署一项法令,扩大了“国家机密”所涵盖的信息范围】

根据法令,“国家机密”所涵盖的信息范围如今包括俄罗斯的经济、外交、国际贸易政策、关键科技发展,以及可能的军事动员准备信息。若有人泄露以上信息,并且被认定危害到了国家安全,那么他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即使某人只是未经授权获取此类材料(未泄露),他都可能将面临最高八年的监禁。

为了防止“内鬼”泄密,普京政府同时加大了处罚的力度和范围,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伊朗的前车之鉴,普京也怕俄罗斯成下一个伊朗,被渗透得像筛子一样。

在这次伊以冲突中,以色列最大的战果之一,就是在军事行动的第一天便精准“斩首”了包括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盖里、伊朗应急指挥部司令拉希德以及十几位伊朗核科学家。

在随后11天的袭击中,以色列还至少定点清除了7名伊朗军政高级官员以及多位核科学家。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扬言——“如果不是特朗普反对,以色列完全有能力干掉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内塔尼亚胡:如果不是特朗普反对,以色列完全有能力干掉哈梅内伊】

先不说以色列究竟是否真的清楚哈梅内伊的位置,但至少伊朗人不敢排除这种可能。据消息人士透露,在伊以冲突的12天内,哈梅内伊一直躲在地下掩体里,只靠一名亲信与外界联络,拒绝一切电子通信。

甚至在上周举行伊朗国葬上,也不见哈梅内伊的身影——而一般来说,哈梅内伊作为最高领袖,是要主持葬礼前的祈祷仪式的。

伊以已经停火了,但哈梅内伊仍不敢公开现身,说明伊朗人自己也清楚,现在整个国家已经彻底被渗透成了筛子。

冲突结束后不久,伊朗情报部门就宣布,自本轮伊以冲突爆发以来,该部门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范围的“清理内鬼”行动。在12天的时间里,总计超过700名以色列特工被抓捕,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被以色列暗中收买的。

【在12天的时间里,总计超过700名以色列特工被抓捕】

此外,仅在首都德黑兰一地,他们就查获了1万多架微型无人机——要知道,之前乌克兰仅靠100多架无人机就能让俄罗斯战略航空兵损失近两成。

伊朗在这场冲突中的糟糕表现,俄罗斯自然是看得很清楚的。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也比一般人要更明白后方被对手渗透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实际上,俄罗斯这几年也没比伊朗强到哪里去,后方一样被渗透得很厉害,军方高级将领被刺杀的事情不时就会发生。

比如去年12月,俄军中将基里洛夫就在莫斯科市区遭遇刺杀,他被远程引爆的爆炸装置炸死。他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俄本土被刺杀的最高级别军官。

而就在基里洛夫被刺杀的几天前,同样是在莫斯科,俄罗斯导弹专家沙茨基遭遇枪杀。俄官方未予回应,但有俄媒指出,沙茨基是将AI技术融入俄罗斯无人机、军用飞机及其他航天器的主要理论家。

【去年12月,俄三防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中将就在莫斯科市区遭遇刺杀】

另外,今年5月末、6月初在俄罗斯连续发生的两起重大事故,也被认为与“内鬼渗透”有关:一是俄罗斯靠近乌克兰边境的两个地区先后发生两起桥梁坍塌以及火车出轨事件;

二就是著名的“蛛网”行动,乌克兰通过秘密渠道将一百多架无人机运送进俄罗斯境内,并由当地特工通过伪装的卡车将其放置在军用机场附近。预定时间一到便同时发动“蜂群攻击”,摧毁俄军多架战略轰炸机。

言归正传。俄罗斯这次修改与保密相关的法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继续加强战时的信息管控。

实际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官方已停止公布许多统计数据,不仅包括政府关键预算、石油产量等经济数据,还有俄罗斯军队的伤亡信息——没错,这个也属于机密,上一次俄国防部公布这一数据还要追溯到2022年9月。

准确来说,除了克里姆林宫自己,谁也无法准确知晓俄军过去3年多的具体伤亡情况,一些外媒只能通过统计俄网上的讣告等信息来粗略推断。

那么这次法律修订中,俄罗斯将“有关联邦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动员信息”也列为国家机密,因此或许可以推断,目前莫斯科公布的动员信息并不准确,抑或是可能会有新一波的大规模动员,如今正处于准备阶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鱼死网破?特朗普不排除“驱逐”... 特朗普不排除“驱逐”马斯克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商业与政治的交织中,双方关系似乎陷入了紧张局面。...
不得不说,特朗普有时还挺可爱的 特朗普确实有着一些让人觉得可爱的瞬间。他那直率的性格,常常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种坦诚让...
美媒:马斯克再批“大而美”法案... 美媒报道称,马斯克再度猛烈抨击“大而美”法案,展现出他对该法案的强烈不满。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
磕韦东奕王虹的CP,有点魔怔了 韦东奕,那专注于数学世界的天才,而王虹,仿佛是他世界中的一抹别样色彩。他们的组合,就像是数学殿堂与生...
上海地铁全网试点银行卡刷卡过闸... 上海地铁全网试点银行卡刷卡过闸,这一举措为乘客带来了极大便利。外国游客们对此体验各异。对于习惯使用银...
特朗普寻求限制“出生公民权”获... 特朗普寻求限制“出生公民权”获美高院有利裁决,这意味着一系列重要影响。从政治角度看,特朗普借此进一步...
凤凰记者在俄遭乌无人机袭击,俄... 近日,一名凤凰记者在俄罗斯遭遇了乌无人机的袭击。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俄方迅速作出反应,称已按恐袭...
大导演在上海影城摄屏?贾樟柯深... 近日,有消息称大导演在上海影城摄屏,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传闻迅速在影视圈传播开来,各界对此议论纷纷。...
河南的孩子,真的太难了 河南的孩子,真的太难了。他们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的灯光,都在为知识而拼搏。...
受中东局势影响,东航、国航、深... 受中东局势影响,东航、国航、深航等 5 家航空公司纷纷发布了相关航线的退改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保障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