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一定是要用来看的吗?
如今,能在小米发布会上“请动”雷军本人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除非,他格外看好。
不过,他看好的结果,或许会变成《闻香识女人》。
最近,小米CEO雷军发布的“面向下一代智能设备”——小米首款AI眼镜,将此前略显冷门的AI眼镜推向了大众市场。
7月1日,有媒体线下走访上海小米门店发现,这款AI眼镜尽管发布不到一周,目前现货已经处于基本售罄状态。
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AI眼镜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
这也是几乎所有目前这个赛道参与者的共识:解放双手,甚至替代手机,成为更主流的随身AI设备。
据介绍,小米AI眼镜出厂搭载超级小爱,可以帮用户拍照、录像、问答和翻译,支持10种语言同声传译、多模态百科问答,同时还支持视觉扫码支付。
此外,还可实现跨设备、跨应用相机协同,支持三方App第一人称视频通话、三方App直播,并且搭载独立Type-C接口,支持边用边充。
从外形上看,小米AI眼镜长得就像一款普通的黑框眼镜。除了黑色,标准版还提供了玳瑁棕和鹦鹉绿两种颜色,半透明的设计也使之更具科技感。
价格上,小米AI眼镜有标准版和电致变色版两种配置,前者售价1999元,后者中,单色电致变色版为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售价为2999元。
叠加国补后,标准版售价1695元起。
AI眼镜,起风了、抢疯了。
就在小米眼镜发布两天前,Rokid(灵伴科技)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在蓝思科技湘潭基地正式下线。
如果再往前推一个月,Google I/O 2025大会上,谷歌推出了基于Android XR的Xreal AI眼镜——Project Aura。
但要说小米AI眼镜有多好,恐怕也见仁见智。
最明显的缺陷就是重。
小米AI眼镜重40g,若再配近视镜片,还要再加一些。
另外,如果是全家的智能家居都使用小米,喊了小爱同学,经常会一起响应,发生乌龙。
小米AI眼镜到底有什么用?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梁婷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可能《闻香识女人》的那场探戈,能够被AI眼镜完美“复刻”。
说到底小米这款产品还是更像一款具备社交货币功能的“玩具”。
除了便携度较高之外,不论是当作耳机、运动相机还是语音助手都显得“鸡肋”。
对于最广泛的用户而言并无明确的使用场景,有兴趣的人会买,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发布呢 ?答案或许是,其进入智能眼镜赛道也是一次表现其综合能力的机会。
何况作为手机和互联网大厂,必须在这个新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未来才有机会。
事实上,不仅是小米,整个行业面临的仍然是大众使用场景的局限。
拍摄也好,录音也好,包括讨论度颇高的演讲提词,各种产品解决的更多仍是“痒点”。
没有办法说服消费者“你真的需要一副AI眼镜”,何况它戴久了并不舒适。
不过,AI眼镜这一品类在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前景还是乐观的。
或许在现有用户“玩”的过程中,说不定就能出现打开场景的机会。
哪怕只是解决一部分人的痛点也能形成优势。
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则是:也许视障人群真的需要AI眼镜,此处没有任何歧视。
能够智能识别前方障碍物,并通过语音交互提示,且可能具备导航功能的话,或许比导盲犬更有性价比。
这一幕,在好莱坞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出现过。
那个舞池,那个描绘舞池的少年,最终让阿尔帕西诺饰演的盲人上校用一曲探戈,成就了华章。
这或许就是“玩”出来的场景,但这如果能够成为现实,就真的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痛点。
毕竟,导盲犬可不便宜,何况还稀缺。
此前上观新闻就报道,上海即便按年初37条导盲犬在役估算,也是杯水车薪:全市视障人群约10万人,供需比例远低于国际导盲犬联盟1%的普及标准。
如此说来,如果能玩出一个新赛道,未必不是解决了急难愁盼。
只是,还能有更多的脑洞大开玩法吗?
别总想着偷拍哈。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上一篇:街边烤鸭为何如此便宜
下一篇:李在明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