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下的草帽星系:核球消失,细节惊人
创始人
2025-07-01 02:01:39
0

在浩瀚的宇宙中,草帽星系(Sombrero Galaxy,M104)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了无数天文学家的目光。自1781年被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梅尚首次观测以来,这个形似墨西哥草帽的星系便成为了天文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存在。其中心明亮的核球被一圈浓密的尘埃环所包裹,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公众对宇宙之美的经典认知。

然而,当时间的指针拨动到2024年底,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其敏锐的中红外仪器(MIRI)重新审视这片天域时,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颠覆了二百余年来的认知:那个标志性的核球在镜头中神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原本被尘埃遮蔽的星系内部结构首次显露无遗,一个前所未见的小型尘埃盘在尘埃环的内侧浮现,整个星系从“草帽”形态转变为了“箭靶”形态。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背后,是红外波段穿透力的强大作用。韦伯望远镜工作在近红外与中红外波段,这些长波长光线能够穿透可见光无法穿透的星际尘埃,直接揭示被遮蔽的恒星与结构。原来,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的经典可见光图像中的“核球”只是一种错觉,它只是被尘埃反射和散射的可见光在星系赤道面的集中辉光。而韦伯望远镜则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剥开了尘埃的伪装,露出了星系的真实面貌。

韦伯望远镜的敏锐视力不仅重新绘制了草帽星系的轮廓,更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解析了尘埃环的精细构造。其MIRI仪器在尘埃团块中探测到了多环芳烃(PAHs)的信号,这类分子通常存在于恒星形成区,是新生恒星紫外辐射激发周围物质的产物。然而,草帽星系的尘埃结构虽然复杂,暗示着活跃的恒星形成温床,但其实际恒星形成率却极低,每年仅产生不足1个太阳质量的恒星。这种矛盾让天文学家们困惑不已。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天文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草帽星系的历史。他们发现,该星系可能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星系合并事件,在扰动中形成了复杂的尘埃结构。然而,随着演化的进行,其气体储备已逐渐消耗殆尽,无法支撑持续的造星活动。这解释了为什么草帽星系虽然拥有复杂的尘埃结构,但恒星形成率却如此之低。

在草帽星系的中心,潜藏着一个宇宙巨兽——一个质量相当于90亿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个黑洞的质量远超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本应释放出耀眼光芒。然而,韦伯望远镜的数据却显示,它目前处于“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LAGN)状态,吸积物质的速度极为缓慢,产生的喷流规模微小,如同一只沉睡的巨兽,仅以微弱的呼吸维持存在。这种温和特性与草帽星系整体的低活跃度相一致,暗示着该星系已步入平静的演化晚期。

韦伯望远镜还在草帽星系的引力疆域内捕捉到了约2000个球状星团的踪迹。这些由数十万至百万颗古老恒星组成的球状集合体,如同天然的时间胶囊,记录了百亿年前恒星演化的历史。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草帽星系的光芒之后,韦伯镜头还捕捉到了深空中散布的无数背景星系。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成为了天文学家们测量距离、追溯演化的宝贵资料。

韦伯对草帽星系的观测只是其科学使命的冰山一角。自运行以来,韦伯望远镜已收到了数千份观测提案,申请总时长远超其实际可用时间。这些数据在获取后将向全球开放,让韦伯之眼真正成为全人类的宇宙之窗。从哈勃的“草帽”到韦伯的“箭靶”,这一形态转变不仅展示了技术进步的成果,更揭示了人类认知宇宙的无限可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米首款AI眼镜1999元发售...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I眼镜的核心“神奇之处”在于它将人工智能...
拓普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拓普集团(60168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魔搭社区发起人周靖人 :打造广...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6月30日,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办。自2022年成立以来,魔搭社区已汇聚...
算力筑基,我国工业互联网全覆盖... 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上,信息互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我国已构建了技术领先、规模宏大的信...
菏泽市“科普大篷车”展览活动走...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拓宽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的科学梦想和探索精神,6月25日,由成武...
7月折叠屏新机扎堆来袭!手机市... 6月马上结束,在这个月内我们不但见到了华为的新王者Pura 80系列、小米的全新折叠屏MIX Fli...
首发开箱岚图FREE+:全面“... 2024年初,东风汽车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正式宣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8月中,双方...
Palantir与埃森哲合作,... 核心要点 Palantir(Palantir)与埃森哲(Accenture)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
科博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博达(60378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描绘科技创新“多骏图” 构建机... □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 张祝平 在中原腹地,一场静水深流的科技创新机制变革正悄然重构河南创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