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金昌市科学技术协会、金昌市科技馆、金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专栏《弘扬科学家精神》,重点宣传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事迹,引导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参与科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勉励今时今日的人们:不辜负前人的心血,敬畏生命的价值。
田在艺(1919年12月5日—2015年3月3日),生于陕西渭南,石油地质学家,石油勘探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汉石油学校原副校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综述
走近中国科学家:大庆油田的重要发现人田在艺
从街头救国到油田拓荒的世纪担当
1936年,17岁的田在艺在西安高中求学期间,因日军轰炸被迫停课,遂投身抗日宣传,与同学演街头剧、呼号救国。同年12月9日,他参加西安学生请愿游行,辗转求见张学良、邵力子、杨虎城未果,直至深夜随队欲赴临潼面谏蒋介石,终在张学良劝阻下返校。这段热血经历,让他深刻领悟民族救亡之迫切,亦锤炼出坚韧意志。
1939年,田在艺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系,后转学至中央大学地质系。1945年毕业前夕,他毅然奔赴玉门油矿,开启地质报国之路。此后四十年,田在艺辗转克拉玛依、大庆、大港、江汉等油田,最终任北京石油勘探研究院要职,将毕生实践升华为理论体系。
作为我国大庆油田主要发现人之一,田在艺不谈辛苦、不畏艰难,怀着一颗赤诚初心,以一生博学践行着“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铿锵誓言。
这位将青春献给西北荒野的地质学家,用双脚走出中国石油工业的拓荒之路,更以毕生践行着“科学救国”的初心。从街头剧场的抗日呐喊,到油田现场的理性研判,田在艺用热血与智慧,在神州大地镌刻下知识分子的担当。
来源:陕西国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编辑:柴纳敏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