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分析师大会:资本市场“奥斯卡”启幕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28日,2025分析师大会重磅启幕,百位行研首席、公私募掌舵人、权威学者齐聚一堂,共寻穿越周期的投资真谛。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研究界与投资界的顶尖力量。
中国证券业协会分析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析师大会评审委员会主席、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演讲。
黄燕铭介绍说,有的人会问金麒麟为什么会是一个精英榜,很简单,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分析师介绍给大家,然后让他们能够被大家所普遍熟悉,而繁荣我们整个行业。
黄燕铭谈了新时代证券分析师的任务及行业变迁。他表示,新时代我们证券分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们曾经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分析师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有效性。这个问题在传统的金融学里已经讲得很多,我们都知道买卖股票有三种成本,第一种交易的成本,第二持有的成本,第三种信息成本。分析师本身是整个社会信息成本的反映。
黄燕铭指出,新时代证券分析师的任务已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参与评选等,转向揭示企业价值、提升市场效率,更要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券商研究应通过打造影响力促成交易,未来需向智库、证券、财富研究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转型。
黄燕铭演讲实录(全文):
尊敬的邓总还有各位买方、卖方的领导、分析师的小伙伴们,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简短的话题。我们来讲讲新时代证券分析师的任务。
在31年前我刚刚入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时候,那时我的领导给我的KPI指标是什么?那时候我的领导给我的KPI指标非常简单,每个月在三大报上发多少篇文章,如果说我这个月在三大报发三篇文章,那这个月KPI就算完成了。在座各位小伙伴我问你们,你们现在的KPI是什么?是每年新财富、金麒麟各类评奖的排名,派点的成绩、路演的数量、报告的数量等等这一系列的话题,这两个东西31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时代我们证券分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们曾经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分析师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有效性。这个问题在传统的金融学里已经讲得很多,我们都知道买卖股票有三种成本,第一种交易的成本,第二持有的成本,第三种信息成本。分析师本身是整个社会信息成本的反映。
随着新浪财经以及各种各样的财经新闻媒体的诞生,包括自媒体等等,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整个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在下降。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下降也就意味着信息成本的减少,市场的有效性的提高,分析师的价值不能再去简单的依靠信息不对称赚钱,而更多的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分析的任务就变成了揭示企业的价值,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可是我们想了30多年价值投资,可是什么叫价值?我们揭示企业的价值究竟什么是企业的价值?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思考了30多年。
当代我们对证券分析说除了要去揭示企业价值,提高整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更主要的是在当代实现伟大祖国的战略目标,实现助力五大金融,实现整个经济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在当代分析更多的考虑如何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及实现国九条的部署,站在更高的国家的战略上思考我们在行业的本身话题。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国家的、公司的、个人的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这个过程当中,这种变化也反映在我们分析师当代的任务和使命,新时代证券分析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来说说看我们曾经的任务是什么,过去30多年,2000年之前我的领导对我的要求是每个月媒体上发多少篇文章,换句话说分析师的任务不是去帮客户赚取收益,也不是去传播证券市场,提高其市场有效性,更多的对证券公司来说是个广告的作用。在三大报纸上刷自己公司的存在感。1998年公募基金的成立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成立之前是没有卖方和买方研究之说的,1998年的公募基金的成立带来了以研究换取佣金的新模式。那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去获取佣金。在这个过程当中2003年新财富开始评选之后,我们更多的又把自己的目标聚集在分析师的评选上。照着过去这么多长时间我们来反思一下,曾经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媒体发文章,研究部门更多的像是公司品牌宣传公告的作用。1998年公募基金的诞生,为我们以研究换去佣金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在之后的评选当中,大家对评选问题更加看重,这时候大家对分析更多的是评比、争取选票。我们曾经的任务一是媒体发文章,早期2000年之前。之后更多是在各类评选当中争取选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曾经有过的不太正常的现象。到了最近几年我们更多的看到各家券商研究所在面对评选和内部价值过程当中产生了更加均衡,大家一方面继续看重各类评选,也不再是单一的评选,而看重更多的评选。金麒麟的评选有别于别的媒体的评选,它更多的是结合于互联网的思维,然后结合于年轻人才的发掘。有的人会问金麒麟为什么会是一个精英榜,很简单,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分析师介绍给大家,然后让他们能够被大家所普遍熟悉,而繁荣我们整个行业。
当然在今天我们更多除了看到分析师的评比之外,还有分析师们的派点(音),派点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2004年5月份,最早起源于申万研究所,就是我曾经供职过的。当时我们所长是陈晓生(音)先生跟我提议说我们要搞派点制,我说好,中国第一份派点制的考核制度就是我撰写的。我曾经到我家里的电脑上去找当年申万研究所第一次派点的时候的成绩表我争取把它的找出来,如果找出来的话,我想发到朋友圈让大家看看20多年前曾经的那份派点的通知以及最后派点的成绩,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从派点和佣金本身是结合的,现在就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更多的我们可能要考虑的是在当前的位置上,如何以研究打造影响力,促进交易,推动券商的各项业务发展。
新时代结合券商本身的定位,券商的定位是什么?券商的核心功能到底是什么?核心功能就是两个字交易。比如说投行业务的交易,经纪业务的交易,资管业务的交易等等,都是交易。研究部门的任务是什么?是促成券商的各类交易业务的达成。所以我说研究部门的任务是什么?以研究打造影响力,促成交易,推动券商的各项业务发展。这个各项业务包括了什么?投行业务、机构业务、财富业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业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求我们券商的组织架构进行改革。我们的改革目标,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未来券商的研究应该包括三大块,第一智库研究,智库研究包括资本市场建设的研究,区域经济的研究以及产业经济的研究,它服务的对象不是公募基金,而是政府部门、决策部门,投资银行以及公司,围绕着一级市场的一系列业务基础。第二证券研究。就是券商现有的各类研究业务,包括宏观策略、行业公司、总量行业公司以及包括固定收益、债券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这是我们传统已有的证券研究。经过了将近30年的发展,国内券商研究所的证券研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第三是财富研究,包括产品的研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ETF各类产品研究以及各种产品的配置、组合。除了传统的这些产品的配置组合以外,还包括从股票到债券到黄金到外汇以及各种各样券商能够提供的多资产的配置研究。
多资产配置研究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一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二取决于我们券商自己本身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所以我最近让同事写了一份计划,基于券商现有业务的多资产配置研究体系。这是以后券商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变革,从单一研究变成综合性研究,同时研究销售也需要从单一的研究销售变革为综合性的研究销售。1+N的销售并不是两个团队,而是单一团队的变革。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内容,希望对我们以后券商这个行业的研究有所帮助,希望对大家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想。也祝贺这次评比当中获胜的所有选手,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投资获得成功,谢谢!
(注:实录全文未经本人最终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