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里、西谷歌,AI巨头的默契与分野
创始人
2025-11-26 06:00:56
0

3天,冲上苹果App Store免费总榜前三。7天,下载量突破1000万。

这是阿里旗下AI助手——千问App公测首周的成绩单。

放眼全球,ChatGPT首周下载量约60万,Sora2破百万也用了五天。在AI这一个相对“慢热”的赛道里,千问却跑出了十倍级的速度。

这不仅是AI应用史上最快增速,更打破了AI在C端市场的竞争格局。一位硅谷风险投资人在社交媒体上惊呼:“是时候重新评估中国AI的创新速度了,‘千问恐慌’(Qwen Panic)是真实存在的。”

要知道,过去两年,当国内外各种大模型砸钱获取C端用户(面向消费者的产品)的时候,阿里AI战略重心一直聚焦在B端市场(企业级服务)。

虽然阿里自研的Qwen大模型系列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获得Airbnb、英伟达等多家科技巨头的深度认可,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在C端用户心智占领上,迟迟没有动作。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惊人。”《史记》中的这两句话,用在今天阿里的AI大模型上最合适不过。

千问的胜利并非偶然,既有功能创新带来的爆发效应,更预示着大模型竞争已经进入了新阶段。

01、阿里与谷歌的默契:全栈AI是巨头竞争的入场券

最近两年,AI版图被反复改写。

2023年,谷歌还被讽刺为“AI浪潮中的落伍者”,但今年9月,Gemini实现对ChatGPT的历史性超越,登顶美国AppStore免费榜。

在华尔街投资者眼中,谷歌也从“人工智能领域失意者”转变为“人工智能领域赢家”。股神巴菲特,在即将“退休”之际,大举买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价值43亿美元(约合305.3亿元)的股份,使其成为伯克希尔的第十大持仓股票。

国内市场同样跌宕。

两年前的阿里虽积极转型AI,却被认为挑战重重。因为阿里的优势更多在B端,C端虽夸克用户增长迅速,但当时的“通义千问”月活曾仅排国内AIGC应用第十。

直到去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现场,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追加3800亿元AI基建投入,阿里才明确C端市场目标,以及应对全球AI竞争的决心。

今天,与谷歌一样,阿里也成了市场的“人工智能领域赢家”:其股价今年涨幅超过83%,领跑全球科技企业。在千问APP宣布千万下载量后,阿里港股股价当日又拉升了5个点。

阿里与谷歌,中美两家科技巨头在AI浪潮中表现出了惊人相似性:它们都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都曾被质疑“动作太慢”,却都在最近爆发出了强大的AI能力。

从战略维度看,他们在AI战争的上半场,也展示出了惊人的默契——在ChatGPT引爆市场后,都未急于推出仓促之作。本质是平台级企业对技术长周期的深刻认知:唯有夯实底层,方能支撑上层应用的爆发力。只有全栈,才有资格参与终局之战。

眼下,无论是谷歌还是阿里,都手握AI时代最稀缺的全栈能力:AI芯片领域,谷歌有张量处理器TPU,阿里有含光800;大模型层面,谷歌自研Gemini,阿里推出Qwen;云计算基础设施上,谷歌有Google Cloud,阿里有阿里云;平台端,谷歌有TensorFlow框架,阿里有魔搭社区ModelScope;超级应用入口方面,谷歌有Search、YouTube、Android体系,阿里则拥有淘宝、高德、钉钉等生态。

这种全栈能力绝非炫技,而是一种战略能力。

因为掌握全栈,意味着对成本、延迟、数据隐私的极致控制。比如,当千问App面对千万级并发时,阿里云的底层算力调度能确保它不崩;当模型需要垂直进化时,自有的数据生态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这都是创业公司无法比拟的“重工业”优势。

在战略节奏上,他们也默契地选择了“先磨刀,后砍柴”。

前两年,其他企业急于在市场上砸钱“推产品、抢入口,抢用户”时,谷歌一直谨慎地测试和升级着Bard,不敢轻易放出新功能,直到2024年2月8日,才正式改名Gemini,推出大模型面向C端的App。阿里更是迟迟未动C端布局,直到最近才推出千问App。

因为他们都深知,对于拥有数亿用户的平台级公司来说,准确性与安全性是生死问题,必须等底层技术足够成熟才能亮相。

“后发而先至”,因为他们看重的不是短期流量热度,而是长期的领导地位。一旦底层模型成熟,如Gemini 1.5 Pro或通义千问2.0/2.5,推向市场的速度是指数级的。阿里千问App的瞬间爆发,就是“厚积薄发”的经典注脚。

慢,就是快。稳,才是赢。这正是巨头的战略耐心。

02、开源 VS 封闭,生态 VS 搜索:决定C端加速度的核心变量

虽然阿里和谷歌在战略和节奏上有着惊人的共识,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落地路径。

具体来看,打法的差异,是因为在阿里与谷歌身上出现了两大关键变量:开源与封闭的技术路线选择,生态与搜索的核心价值定位。正是这两组变量的不同组合,让阿里在C端市场跑出了更快的C端速度。

Qwen开源,可以说是今年AI产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这是阿里AI布局中最精彩的一步棋,是阿里与谷歌封闭路线的最大分野,也是阿里的“闪电战”引擎。

2025年2月8日,Qwen正式推出开源的Qwen2.5-1M模型,为帮助开发者高效部署,团队完全开源基于vLLM的推理框架,并分享训练推理设计思路与消融实验结果。这一模型首次将上下文扩展至1M长度,开源框架让128G显存即可实现私有化部署,迅速引发行业震动。

这种激进的开源选择,为千问App的推出提前完成了双重铺垫:

一方面,全球数百万开发者的下载、部署与微调,构成了规模空前的“免费公测”。开发者的反馈、Bug修复、极端场景测试,帮助阿里以极低成本实现模型快速迭代与鲁棒性提升。数据显示,仅通过社区共建就使Qwen鲁棒性提升50%。

另一方面,依托数百万开发者的反馈,阿里的Qwen系列模型(7B,14B,72B)性能不断迭代,直逼甚至超越Llama等主流闭源模型。而每一次迭代,都会在Hugging Face等全球AI开源社区,引发开发者们巨大的震动和讨论。当千问App正式推出后,这种来自极客圈内的口碑和技术信任感,就迅速转化为普通用户的下载动力——霸榜模型做出来的App,应该值得试一试。

大模型的进化离不开数据、场景与反馈的三重驱动。当海内外开发者在GitHub自发参与优化,各行各业用其微调行业模型,第三方主动发现Bug、提供训练数据与基准测试时,千问的指数级增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相比之下,谷歌Gemini虽能力强劲,却相对封闭,核心技术仅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虽保持了产品神秘感,却失去了社区共建的加速度,扩散速度被机制严重限制。

其次,一个C端用户来说,下载一个AI App,到底是为了什么?阿里和谷歌有着不同的逻辑。

谷歌的基因是搜索,Gemini的核心逻辑是强化“信息获取”。它的功能更聚焦于总结邮件、查找资料、整理文档等功能,本质是搜索的进化。

而阿里的基因是“办事”,千问App的核心定位,不是陪用户聊天,而且“会办事”的工具。依托淘宝、闪购、高德、飞猪等生活服务生态,用户在下载千问后,能立即在购物、点餐、出行、写代码、做PPT等高频场景中感知到其价值。

当前AI应用普遍呈现“强工具属性、弱生态黏性”特征。有数据显示,首月用户流失率高达80%—90%,根源在于没能从“好玩”进化为“有用”。

而千问App将“好玩”与“好用”结合在了一起。当它同时拥有了“工具属性”与“服务属性”,也就比搜索式的谷歌AI,更具有粘性。

开源,换来了技术迭代的速度与市场信任;生态,提供了用户留存的黏性与场景价值。开源与生态双重赋能,让阿里在AI的C端竞争中形成了独特优势,直接构筑了用户留存的护城河,也共同构成了千问App的增长飞轮。

03、AI下半场,从“入口”到“闭环”

千问App的爆火,与谷歌Gemini的崛起背后,是中美科技巨头关于AI战争的不同思考。

以谷歌为代表的美国AI巨头,当前的战略侧重点,依旧在于“封顶”,即不计成本地堆叠数千亿美元的算力集群,试图通过穷举算力来验证“缩放定律”的下一个数量级,其目标是想在AGI中获取垄断地位,但短板显而易见:高昂的能源与监管成本导致商业闭环困难。

最新的一份财务文件显示,OpenAI未来数年将持续面临巨额亏损,直至2030年,仅2028年就将出现约740亿美元的运营亏损。而谷歌之所以被市场认可,也是因为其与美国的其他AI公司相比,现金流更加稳定。

以阿里为代表的中国AI企业,战略更加“铺地”,即通过争夺场景渗透率和降低推理成本,打造开放、专业、实用的AI生态。而且,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工业,消费场景数据,以及极强的工程落地能力,为商业闭环提供了天然土壤。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云通过自研含光800芯片、CPFS文件存储系统和HPN7.0网络架构等基础设施,实现了算力效率的提升。Qwen3-Max模型的推理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40%,训练成本降低60%,这为商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如今,随着千问App公测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AI大模型竞争也进入了新阶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业界相信“得用户者得天下”。进入AI大模型的上半场,人们依然相信这个定律,纷纷采取激进的投流策略,通过巨额广告投放抢占市场份额,抢占用户心智,打造AI应用“超级入口”。但是,如前所述,这种用钱堆出来的超级入口,用留存量非常低。

千问App的爆火,颠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入口者得天下”的旧定律。它成功证明:AI时代,“好技术+丰富场景”自然能吸引海量用户。大模型终局之战的关键,已从“入口”演变为“闭环”。

阿里千问的野心,显然不在于做一个更聪明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如果是纯粹的聊天机器人,用户聊完即走,难以变现。

但如果是AI Agent(智能体),它作为超级神经中枢,向下连接阿里云算力与大模型底座能力,横向串联淘宝、饿了么、钉钉、高德等业务,向上直接服务用户,构建起了“AI Agent as a Service(智能体即服务)”的服务网络,商业想象力也将指数级扩大。

比如,现在,你对千问说:“下周是孩子过程日,帮我策划一下。”它可能会给你多种风格的策划方案,具体的预算方案。但在未来,随着大模型进一步迭代,以及与阿里内部生态的打通,它就可以根据你的日常行为,自动用高德规划路线、直接用高德推荐餐厅、用淘宝购买礼物,或者飞猪预订酒店,甚至在钉钉上设置提醒、同步家人行程。

这也是“全栈”的终极意义。用AI这根线,重新串联阿里集团所有业务,让AI从“信息提供者”升级为“任务执行者”。它不仅能提升内部效率,更能为C端用户提供无缝、闭环的智能服务。

从开源共建到生态闭环,从技术积累到场景落地,千问App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阿里AI战略的必然结果。

它不仅定义了中国AI的C端落地模式,更向全球展示了一个AI商业化范本。当技术扎根场景、生态赋能实用,AI才能真正走进“人间烟火”,解决实际问题,指数级的增长便随之而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终于了解“道游牛牛是不是有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道游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最新引进“麦穗是不是有挂”(确...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麦穗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直接...
【第一财经】“衡阳十胡卡真的有... 网上科普关于“衡阳十胡卡有没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衡阳十胡卡作*弊开挂的方法以及开挂对应的...
速普电子取得连接器的插头及连接...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连接器的插头及连接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
【今日要闻】“姜丝麻将真的有挂... 家人们!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姜丝麻将透视挂怎么安装这个问题咨询软件客服徽9784099的挂在哪里买很...
今日重大消息“幕雪娱乐开挂辅助... 今日重大消息“幕雪娱乐开挂辅助神器”(太坑了果然有挂)您好,幕雪娱乐这个游戏其实有挂的,确实是有挂的...
我来教教您“潮汕掌上娱究竟有挂... 网上科普关于“潮汕掌上娱有没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潮汕掌上娱作*弊开挂的方法以及开挂对应的...
玩家攻略科普“老铁联盟有挂吗”... 网上科普关于“老铁联盟有没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老铁联盟作*弊开挂的方法以及开挂对应的知识...
终于了解“新悠悠系列究竟有挂吗... 终于了解“新悠悠系列究竟有挂吗”(其实是有挂)您好,新悠悠系列这个游戏其实有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
终于了解“新九天牛牛到底是不是...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新九天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