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0月,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 13363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较一季度的7.1%、上半年的8%、前三季度的9.7%逐步走高;10月单月增速更是跳升至27.3%,成为财政收入中的亮眼增长点。
同样作为主要税收收入的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4%;国内消费税14390亿元,同比增长2.4%;企业所得税39182亿元,同比增长1.9%。
山东大学税务研究中心主任李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25年个税高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征管效能提升与经济税源多元化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折射出我国税收治理能力的显著进步。”
她说,这一持续高增态势背后,是税收征管精细化升级、境外收入征管到位、平台监管补位与资本市场活跃、收入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10月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27.3%,增速较上月加快1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除因低基数外,与个税征管力度的加强密切相关。
境外收入加强征管
个税高增长的关键支撑之一,来自税收征管体系的持续完善与信息报送机制的全面落地——以往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税源,正逐步被纳入统计范畴。
11月,一家金融机构的黄姓从业人士收到了一则税务局的提示信息:“尊敬的纳税人: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税收工作的支持!为进一步帮助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出现涉税风险,税务机关提醒您结合自身情况,对境内、境外全部收入和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梳理,核对申报的收入类型、收入金额、费用扣除、减免事项等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如存在未申报境外收入情况,请及时进行补充申报。如您已准确申报或不存在相关风险,请忽略本信息。如您存在疑问,请及时与主管税务机关联系,或拨打咨询热线。”
开始她误以为是诈骗信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致电核实后才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李华称:“金税四期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三流合一监控,彻底改变了以往征管依赖人工核查的模式,对高净值人群的跨境收入、隐性收入的识别精度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税务部门通过短信、电话和个税APP等多种方式,向通过富途、老虎等境外券商开户投资港股、美股的中国税收居民发送通知,要求补办2022至2024年境外股票交易收益的申报手续。
11月,厦门等6地税务机关依法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居民个人开展引导规范。其中,厦门税务部门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发现境内居民富某存在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缴税疑点,税务机关对其开展风险提醒和督促整改。该纳税人在税务机关政策辅导后,对其存在的取得境外所得未依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积极配合说明情况,并依法补缴税款、滞纳金合计698.7万元。
四川税务部门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发现境内居民李某存在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缴税疑点,税务机关对其进行提示提醒和政策辅导后,该纳税人积极配合自查整改,补充申报境外所得并依法补缴税款、滞纳金合计665.9万元。
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永青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对中国税收居民的境外所得开展全面征缴,且充分借助了CRS(共同申报准则)信息交换等工具。征缴过程中,税务机关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合理沟通与界定推进工作;实践中针对股票转让等所得,采取了年度内亏损弥补的务实方式完成最终追缴,因此整体推进较为顺利。
“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增幅,无疑与境外所得征缴存在较大关联。”叶永青说,由于这是首次开展个人所得税境外所得的全范围、全规模征缴,部分信息与管理工作尚未完全到位,预计此次征缴金额不会特别大,在整个个人所得税中的占比也不会十分显著。他表示,未来几年,随着征管体系的持续完善,加之中国个人资产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两方面趋势将同步推进:一是税收管理的全球化布局必然会带来更多个人所得税收入;二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将发挥更强的收入调节作用;三是这一过程也会对税务机关的管理能力,以及全球资产布局的财富人群的税收合规能力,提出更大挑战。
此外,近年来,对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的税收监管也日趋严格。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税务部门紧盯重点人员,依法查处了一批包括网络主播、明星艺人在内的高收入人员偷逃税案件。其中,2021年以来,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达360余起,查补税款30多亿元。
资本所得
除征管因素外,资本市场活跃带来的资本所得激增、高收入群体收入韧性,以及低基数效应,共同构成了个税高增长的多元支撑。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在《牛市的税收效应》一文中提到,“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健全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事实上在当前税制下,“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已为财政带来可观的税收增收。
上述文章提到,根据历史经验,牛市前后,个税往往会出现超经济、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核心原因是牛市对个税资本市场分项(股息红利所得+限售股转让所得+股权转让所得,合计占个人所得税20%)的提振作用较大(2015年、2021年个税资本市场分项同比达约20%)。
文章还测算了2025年个税资本市场分项或约3300亿元(同比增加约400亿元)。李华分析:“2025年A股成交额持续放大、市值突破100万亿元,直接带动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等资本所得个税大幅增长,这是个税增速超预期的关键原因。”
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优化,为个税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科技行业高管的股权激励行权收入、金融从业者的业绩奖金、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劳务报酬均保持双位数增长,这类收入基数高、受专项附加扣除影响小,成为个税增长的‘稳定器’。”李华表示,此外,知识付费、高端家政等领域的灵活就业高收入人群,因“空壳工作室”核查力度加强,收入逐步按规定全额申报,也进一步增厚了个税税源。
“此外,经济边际改善与低基数效应进一步放大了个人所得税增速。2025年三季度以来,经济逐步回暖,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平转升。同时,2024年同期个税基数较低(2024年1—10月个人所得税11987亿元,同比下降3.9%),叠加2025年同期收入确认提速,使得增速更显突出。”李华强调。
李华认为,随着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与征管体系持续完善,个税仍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个税高增长不仅反映了经济税源的活力,更体现了我国税收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型成效,未来征管将更聚焦精准监管与公平税负,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