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司”正式成立:监管体系迈入新阶段
2025年11月24日前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科工局)在其官网发布了《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明确列出招聘岗位:“ 商业航天司航天监管岗(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该岗位职责包括:
商业航天领域政策研究
项目管理
重大事项组织协调
安全监管等工作
这一公告标志着“ 商业航天司”作为国防科工局下属的正式职能机构已经成立。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家级航天管理体系中设立专门负责商业航天事务的司局级单位,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统筹协调能力提升:整合原分散于多个部门的商业航天管理职能,避免多头管理。
审批效率有望提高:火箭发射许可、卫星频率轨道申请、运营牌照发放等关键环节将更高效。
产业规范化加速:通过制度化监管,推动商业航天从“野蛮生长”走向高质量发展。
此举也被视为对近年来商业航天企业快速崛起的制度回应——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有超10家民营火箭公司完成轨道级发射,GW星座、千帆星座等低轨巨型星座计划已进入大规模组网阶段。
“朱雀三号”即将首飞:液体可回收火箭迈出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据蓝箭航天官方披露及行业消息,其新一代 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于2025年11月中下旬实施首飞。
这将是:中国首款 具备垂直回收能力的大型液体甲烷火箭;起飞推力超 300吨级,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达 20吨以上;设计目标为 一子级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若首飞成功,“朱雀三号”将成为继SpaceX猎鹰9之后全球少数实现入轨+回收验证的商业火箭之一,标志着中国在 低成本、高频次发射能力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A股相关公司产业链拆解
固体火箭
中天火箭:专注于小型固体火箭及其延伸产品,有望受益于商业航天发射需求的增长。
推进剂与燃料加注
九丰能源: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提供特燃特气,推进剂业务有望迎来增长。
航天晨光:配套软管、运载火箭加注系统及火箭燃料加注车,技术成熟。
富瑞特装:生产燃料加注系统装备,实力强劲。
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
航天动力:国航天科技集团内唯一研制生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单位,技术实力雄厚。
豪能股份:涵盖商业火箭、火箭发动机等领域。
高华科技:业务贯穿火箭发动机、火箭遥测系统、发射车、发射箱、发射场等配套领域。
斯瑞新材: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
中超控股:生产火箭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
国机精工:提供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承。
龙溪股份:关节轴承配套多款火箭。
派克新材:配套特种合金精密环形锻件产品。
陕西华达:生产电连接器及互连产品。
腾达科技:高温合金、特种合金紧固件产品应用于航天工程。
蓝箭航天
金风科技:持股蓝箭航天比例为4.9953%。
鲁信创投:旗下基金合计持有蓝箭航天0.89%股权。
张江高科:通过参股基金投资蓝箭航天1.5亿元。
斯瑞新材:2023年投资蓝箭航天2000万元。
诺瓦星云:投资蓝箭航天项目,期末余额约706万元。
回收环节
中衡设计:中标商业航天发射厂房建设项目。
上大股份:掌握高温合金返回料再生应用技术。
超捷股份:回收火箭大型部件结构件产品。
泰胜风能:与星河动力战略合作,涉及火箭发射、回收设施研发。
铂力特:参与可重复使用火箭相关场景。
海兰信:子公司中标可重复使用火箭海上回收系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