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八桂林区依旧苍翠如染,产业园区内机器轰鸣,生产热潮与自然生机交相辉映。
走进贵港(覃塘)国际绿色家居产业园,广西柏秀家居的智能生产车间里,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营销总监陈天东轻点屏幕,机器人便精准抓取木板,依次完成开料、封边、打孔、质检、包装全流程作业。“传统工艺要6个人,现在1人看管即可,产能提升两三倍。”陈天东的话语中满是自豪。这条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的生产线,正是广西林业从“技术改造”向“智改数转”跨越的生动缩影。
作为林业大省区,绿色发展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与窗口形象。“十四五”以来,广西锚定首个央地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目标,以数智赋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木材产量、人造板产量、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69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万亿林业产业省份。在木材加工和绿色家居两大核心赛道,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正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贵港市是广西木材生产加工及高端绿色家居产业的重要产区,拥有全区最完整的木业家居产业链、领先的产能规模与产业配套。其下辖的港南区,更是广西乃至中国南方家居板材核心产区与重要集散中心。
11月下旬,记者走进港南区广西博易特智能家居产业园,12条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数控六面钻机精准作业,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3亿元以上。”园区生产负责人陈正介绍,通过工业4.0智能体系赋能,企业成功打通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壁垒,产品覆盖整体衣柜、橱柜、护墙板等全品类家居。
从传统手工作坊到数字化智能生产的迭代升级,从单一加工到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拓展,作为广西木业家居产业链最完整的核心区域之一, 港南区木材企业历经多年深耕,已从最初的30多家发展至1400多家。2025年上半年,当地308家规上木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02亿元,成功实现从普通基础板材到定制家居、高端饰面板的“三级跳”。
数智赋能不止于生产车间,更延伸至林业全产业链。横州市石塘林场内,南宁林业发展集团与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智能采伐装备正在作业。AI材积计量系统精准测算,机械臂高效完成打枝、造材、归堆,单套设备日产能超150立方米,相当于50名工人的工作量,木材损耗率降至1%以下。
“智能采伐装备搭载的AI决策系统,能根据地形、天气实时优化参数,数据同步上传云端。”玉柴专汽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开创“国企资源+装备制造+AI技术”新模式,未来3年将覆盖广西主要林区,年采伐面积超1万亩。
从采伐到加工,从生产到流通,广西林业数智转型成效显著:AI`视觉质检让不良品率下降40%,智能供应链协同使采购及时率提升60%,连续平压技术填补国内产业空白,“人工智能+林业”的创新产品与典型案例不断涌现。2025年上半年,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达5495亿元,同比增长24.3%;按国民经济统计口径,林业产值增速达8.3%,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4.5%稳增长任务,已连续10个季度领跑农林牧渔业。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广西始终以绿色为底、向生态而行,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持续深化的技术创新,凭借更智能的生产方式、更绿色的发展路径、更高端的产品供给,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记者 王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