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海科创基金与新加坡丰隆星河(简称“丰隆星河”)在沪签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作及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投资意向协议,后者拟通过设立5亿元规模的QFLP基金投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正式布局中国科创板块。
11月23日,上海科创基金与新加坡丰隆星河(简称“丰隆星河”)在沪签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作及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投资意向协议,后者拟通过设立5亿元规模的QFLP基金投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正式布局中国科创板块。
丰隆星河近年来深刻感受到上海乃至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浓厚氛围与领先实力。作为初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丰隆星河希望通过与上海国资背景的科创母基金合作,以更稳健的方式快速切入本土投资生态。
借道QFLP加码中国硬科技资产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是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旨在便利境外资本参与境内股权投资。
丰隆星河方面表示,QFLP提供了高效、规范的投资通道,有助于其精准布局中国最具活力的科创板块,接入本土创新生态。
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在境外设立美元基金,交由熟悉中国市场的管理人运作;二是通过QFLP等渠道将外币兑换为人民币直接投资。“后者尤为关键,因为中国大量本土企业不直接融资美元,QFLP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投资转换通道。”杨斌说。
杨斌进一步表示,上海科创基金已经投资超过100只子基金,子基金总规模超2500亿元,并且实现了全国化布局,涵盖超过2500个项目。丰隆星河认为,通过与上海科创基金的合作,能够快速了解中国科创企业的现状,并参与后续多轮次的科创企业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丰隆星河还可以进一步遴选,筛选出符合其投资方向的直投项目。
“丰隆星河感兴趣的领域十分广泛。正如丰隆集团郭令明主席在签约仪式致辞中提到的,近几年,他们从境外视角观察,中国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认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速度极快,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度也十分显著。”杨斌说。
此次丰隆星河通过QFLP投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在优化科创金融生态上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通过QFLP渠道引入境外长期资本,将有效拓宽上海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尤其为那些处于成长期、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的硬科技企业提供更为稳定和耐心的资金支持。
丰隆星河的国际投资视野与产业资源,将有助于被投企业对接全球市场、技术和人才,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这种“资本 + 产业”的双重赋能,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推动上海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全国布局、服务上海
上海科创三期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发起设立,目标规模为60亿元至80亿元。三期基金将进一步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助推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科创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独特的发展定位与运作模式上。“首先,我们是首只聚焦服务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母基金管理平台。其次,我们更偏向市场化运作,资金来源包括国企、金融机构以及市场资金。第三,我们在投资项目时,75%都集中在VC阶段的基金投资,非常早期。我们更多地扮演了先头部队和排头兵的角色。”杨斌介绍道。
与聚焦上海本地后期布局的机构不同,上海科创基金采用“全国布局、服务上海”的策略。“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能仅靠本地资源,必须汇聚全国创新力量。”杨斌表示,上海科创基金投资不设注册地门槛,重点考察企业技术成长性,通过投资全国2500多个科创项目,构建起广泛的项目储备网络。这些早期项目(多为天使轮、A轮)在5年至8年甚至10年的陪伴成长中,不少会主动将总部、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或与上海企业形成紧密产业链协作,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在赛道布局上,上海科创基金展现出长期主义视野。自成立以来,基金始终聚焦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四大领域,当前布局占比分别为30%、30%、30%、10%,其中生物医药领域已投资800多个项目。“我们母基金周期长达10年,做决策时要预判10年后的产业价值,而非短期市场行情。”杨斌表示,尽管今年创新药行情回暖,但基金仍会坚守长期赛道逻辑,同时关注市场活跃度对早期项目融资的正向带动作用。
面向未来,杨斌透露了上海科创基金的三大发展方向:一是专业化升级,贯穿募投管退全流程,强化行业研究、组合管理等核心能力;二是产品化创新,做强母基金旗舰产品,打造特色产品矩阵;三是生态化延展,扩大生态伙伴版图,提升产融互动密度。